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襄垣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办理 > 建议办理结果公开

关于推进乡村教育改革的建议

 时间:2022-09-14 16:20       大    中    小      来源:襄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尊敬的赵夏晨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乡村教育改革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局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工作,牢牢抓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机遇,持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不断缩小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推动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但是,正如您提到的,目前农村学校教育发展水平仍然相对滞后,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加快推进农村教育,逐步缩小城乡、校际间发展的差距,是当前必须努力破解的突出问题。

一、统筹教育发展布局,均衡优质资源配置

   (一)全面加强农村学校建设。以“学校布局科学化、办学条件标准化”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解决农村学校弱、仪器设备缺等问题。一是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几年来,我县逐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力度,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依托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工程,全面完善学校配套基础设施,使各学校全部符合国家办学标准。二是科学调整学校布局。从各镇教育发展实际需求出发,对区域内农村中小学的布点进行统筹规划和设计,对中小学校和村小教育资源适当进行布局调整,加大县城中小学及乡镇寄宿制小学建设力度。积极谋划滨河小学、潞安小学建设以及虒亭小学(原虒亭中学)、夏店小学(原夏店中学)、下良小学(原下良中学)、王村小学(原王村中学)4所乡镇寄宿制小学改扩建任务。

   (二)优化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按照“侧重农村、重点保障、均衡配置、优化提升”的工作思路,在教学点教师安置以及撤并后教育资源的处置上,重点保障农村寄宿制小学需求,并努力实现年龄结构均衡、学科配置均衡、资源处置均衡,逐步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不断提升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水平。

   (三)不断提升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提升计划”,深入开展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活动,在教师培训、教学教研等方面不断加大农村教师倾斜力度,努力实现农村教师能力素养、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人民群众对农村教育满意度三个提升,有效化解农村幼儿教育资源不足难题,为遏制农村学校的生源流失、推动农村教育事业良性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目前,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素质偏低、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了农村教育的质量。为此,我县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完善补充机制。建立教师补充的长效机制,加大教师补充力度,统筹考虑学科教学对专业教师的需求,重点补充短缺学科专业教师,近年来我县累计补充“特岗”、研究生教师100余人,有效缓解了我县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二是推动教师交流。以“倾斜农村、倾斜薄弱、倾斜业务”为原则,鼓励城内优秀教师到农村轮岗,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管理模式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三是强化培训提升。建立教育局、进修校、学校三级教师培训管理模式,不断加强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在坚持校本研修、全员培训的基础上,依托“国培”“省培”计划等项目,对农村学校校(园)长和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提升我县校(园)长和教师培训的层次和水平。

  三、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我县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农村教育的生命线,牢抓不放、强力推动。一是深化课程改革。把素质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落实省定课时计划要求,进一步规范学校的课程设置,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二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开展 “以学为主、以生为本”的“学本课堂”“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以学校、学生、学习为本位,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理念、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三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让农村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享用优质的教学资源。

  四、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加大教育管理力度

  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立足科学规范,全面提升农村学校教学育管理水平。一是全面规范农村学校办学行为。二是健全招生机制。坚持倾斜农村、倾斜薄弱、面向全体的原则,通过提高指标生比例,扩大农村学校学生升学机会;通过降低农村学校学生录取分数,确保城乡学生升学机会相对均等。三是严格学籍管理。全面执行山西省学籍管理规定,规范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转学学籍管理,严格审查学生异动资格,准确把握学生人数变化,确保“籍随人走”“人籍一致”,确保农村进城务工子女学籍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

  五、切实关注弱势群众,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针对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单亲儿童、贫困儿童较多现象,将弱势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作为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全力进行保障。一是加强弱势学生群体工作。制定留守儿童、贫困儿童等弱势学生群体调查登记制度,对全县特殊儿童建档立卡,准确掌握学生信息;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寄宿需要;建立完善关爱体系,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管理,全力解决特殊儿童在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社会保护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二是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制定《襄垣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健全教育、民政、司法、公安等部门联控联保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提高控辍保学质量水平,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三是持续落实教育资助。继续完善教育资助政策,为农村贫困学生建立档案,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确保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

  农村教育关系着农民子孙后代的命运,也影响和决定着我们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发展农村教育,办好每一所农村学校,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县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您的建议体现了对农村教育的关心,这正是我县教育事业应努力的方向。

以上答复妥否,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并希望以后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