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0 13:50
大
中
小
来源:襄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尊敬的冯玉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建议》,现回复如下:
您在建议中提出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工作中存在的五方面问题并提出六方面的建议,我们非常感谢您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密切关注及建议,在此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工作会议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大力发展美丽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统筹合力推进,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方面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推进村庄分类布局和规划编制。2022年全县编制完成26个实用性村庄规划,3 年内实现“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实施乡村分类体系和乡村振兴典型示范项目,集中建设一批省级、市级风貌独特的美丽乡村。深入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五年行动。推动村庄小型建设项目简易审批、规范管理,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项目。编制县域村庄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责任清单。
二、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围绕农村河道、道路交通、绿化亮化、环境保洁、公共设施、公共空间等重点,强化河道综合治理、实施浊漳河南源、北源和淤泥河3个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和2个河道治理工程。完成28870座农村户厕改造,建设村级粪污无害处理站34座,力争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开展垃圾分类试点,收运处置体系和回收利用体系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
三、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抓好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完善自然村通硬化路,全力抓好水毁道路桥梁修复,实施西营至水碾、郝村至下良等乡道改扩建、道修复工程、水毁桥梁和仙堂山旅游路修复质量工程。实施农水管网改造项目,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0%以上。分类开展农村千兆网络建设,实施农村物流快递工程,将基层供销社建设成为便民服务、快递物流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店。
四、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
农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开展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一村一策”持续排查整顿。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星级评定,持续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评选和典型选树宣传,完善激励奖励机制。持续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农民共庆丰收,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基层行”、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支持群众开展民间技艺、民俗艺术展示,趣味运动会及广场舞、威风锣鼓等群众文化活动。深化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推广积分制、道德银行等做法。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和殡葬习俗改革,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网格化管理,构建一站式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开展村级议事协商创新试验。
五、持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用
于产业发展。持续发挥扶贫项目资产效益,重点扶持脱贫户种植 尖椒产业等项目,打造1个省级特色产业示范基地、1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个市级旅游示范村,衔接资金的55%用于继续扶持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出台了《关于印发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奖补政策的通知》(襄乡振组办发〔2022〕11号)文件,对尖椒产业、家庭种养、就业奖补、一次性交通补贴、就业帮扶车间、农机作业补贴、教育补助类等7个方面制定奖补政策,以奖代补,激发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夯实群众产业增收基础。
六、示范引美丽乡村大推进。我县把建设美丽宜居示范精品村作为农村环境整治的突破口,累计投资8800万元,突出打造 “5+8” 模式,即重点建设了5个精品示范村和8个美丽宜居示范村。配合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6个村建设,在环宝峰湖建设8个生态宜居示范村,以项目化推进。今年每个乡镇集中力量打造一个美丽宜居精品村。持续发力,逐年打造,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美丽乡村新典型,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全域美”,加速推进乡村面貌实现“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的有效转化。完成了村庄村庄水、电、路、网、农家乐、采摘园、微景观、园林绿化、村级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垃圾治理、污水处理、水冲厕所、电子商务等。挖掘村庄自然特色、人文历史和文化内涵,做到“一村一韵”“一村一景”,郄家烟村剪纸非遗、强计村时代印记、小垴村知青故里、马喊村水岸印象、上马村风情钓鱼小镇等一批美丽宜居示范村典型初具雏形。小垴村入选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特色村庄,强计村荣获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和国家森林乡村,古韩镇栗家岭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以上答复妥否,感谢您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支持,并希以后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