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2 19:37
大
中
小
来源:襄垣县农业农村局
尊敬的孙琼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农村耕地机械化作业的几点建议》,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农村耕地机械化作业的几点建议”,我局收到后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商讨,认为您提出的建议很有前瞻性,也符合中央、省、市、县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机械化要求,有利于推动全县农业机械化更好更快发展。
一、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
1、深入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我县扎实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2021-2023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2023年襄垣县农机化新型经营主体提档升级试点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襄垣县优质杂粮(谷子)有机旱作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补助项目实施方案》,修订完善了《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工作方案》,以推广大中型先进适宜的农业机械作为重点,以精量播种、机械化植保、机械收获为主要举措,精心组织深入开展技术宣传和培训,加快补齐机械化高效种植、收获、植保和烘干等短板。
2、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截至目前,我县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984.22万元,受益农户达到565户,累计推广补贴农业机械694台,其中:各类拖拉机142台、联合收割机190台、烘干机械1套、其它配套机具361台。
3、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农机化新型经营主体提档升级试点项目正在建设中,项目建成后,将对我县探索农机化经营主体“全产业链”服务新业态、智慧农机发展新途径、以点带面实现全面提档升级,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向服务产业化、装备智能化、种植精准化、管理科学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农机社会化服务不断拓展。把发展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重点工作去推动,采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倾斜、财政专项资金保障、还田及深松项目资金拉动、银行信贷支持等扶持政策的系列化推动新型农机经营主体的发展。创建了一批有完善基础设施、有良好运行机制、有健全财务制度、有较大服务规模、有显著综合效益“五有”农机合作社。积极探索、创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方式,使农机专业合作社跳出简单的只服务“春耕春播”、“三秋”单一主体,向既有农机作业服务,又开展农业生产、加工、综合经营方向发展的双主体转变。截至目前,规范化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32个、入社社员达到516人;农机大户达到130个,农机维修网点达到12个。
5、综合机械化程度明显提升。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我县农机装备水平达到明显提高,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明显提升。农机总动力达到了14.3616万千瓦,各类机具保有量8539台套,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711台,小型拖拉机544台,联合收获机605台,谷物收割机19台,配套5660台套,机耕率95.49%,机播率92.95%,机收率50.19%,综合机械化率81.14%。今年实施了有机旱作高粱生产基地建设和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程项目,示范区开展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机械化水平可达95%以上。
二、多措并举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项目包括田间道路修缮、土地平整、地力培肥等措施,有效提高耕地质量等级、提升田间道路通达率,从而有效消除因田间道路不通达而对广大农民生产造成的制约因素。截至目前,我县共建成高标准农田20余万亩,占全县基本农田的45%左右。我县仍有一半的基本农田未建成高标准农田,每年我县向上级部门积极争取相关项目资金,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但根据《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及相关会议的要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中,田间道路投资比列不得超过项目总投资的40%,在已建设或正在建设的项目区域,积极听取当地农户意见,因地制宜,将项目区域内耕地集中连片的或田间道路主干道等的田间道路进行了有效修缮及改造,从而有效解决了农民上地难的问题。今后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贯彻执行《关于做好 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 2023 年中央 1 号文件)精神,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政策,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实施“藏粮于田,藏粮于技”的战略,振兴乡村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坚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着力点,统筹规划,大幅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优化各类资源配置,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加,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逐步将我县基本农田全部改造成为高标准农田,届时您提出的修缮田间道路的建议将得到有效解决。
2、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我县运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建设运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成立了县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构建1个县级经办单位为龙头、9个镇级经办单位为支撑的“1+9”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制定出台了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办法等3个试行管理办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规则、农村集体资产交易规则等8个试行交易规则,形成了“统一平台建设、统一交易软件、统一监督管理”的服务模式。2023年2月制定了《进一步规范全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交易流程和规则,充分发挥平台的信息透明、交易公开的作用,积极探索、创新突破、盘活农村“沉睡资产”,强化集体“三资”管理,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为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本期共发布项目52个,成交项目27个,成交金额494.63万元,土地流转面积6365.19亩。通过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引导资本下乡,盘活了农村“沉睡资产”,激发了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实现了产权交易“小平台”撬动资源配置“大引擎”,推动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农业生产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围绕襄垣县特色农业产业,对小杂粮、蛋制品等产业的龙头加工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加强管理,争创品牌,做大做强;对薯业、醋业应加大扶持和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兴建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加工增值,延长产业链条,解决效益低下、产品卖难及市场波动大的问题;畜牧养殖业加快屠宰加工企业建设,蔬菜和各类鲜果主要培育产品的保鲜贮藏、加工和营销企业,使襄垣县的特色农业产业形成"龙头+基地+农户"协调发展的良性格局,与发改部门配合发展粮食深加工,就地转化消纳农产品,提高粮食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打造手工挂面生产基地。依托天下襄公司建设古韩、王村、善福、下良4个手工挂面生产基地,发展手工挂面协会会员1000人。二是发展襄垣特色果蔬、特色杂粮。依托源生公司把襄垣特色果蔬、特色杂粮推到北京高端消费市场。依托北京鑫丰华溢公司,把襄垣小米、手工挂面、阁老老陈醋推到北京消费市场。三是以民鑫农业科技公司、农乐种植专业合作社、花海日出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王桥镇、古韩镇、善福镇、虒亭镇4个镇种植苦参、柴胡、党参、杭菊花等7000亩。四是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2023年争取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个,市级龙头企业2个,县级龙头企业12个。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个:襄垣县民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市级龙头企业3个:山西农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奋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襄垣县御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县级龙头企业12个。
4、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针对性的进行培训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遴选有需求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农业科技带头人等群体开展培训,提升新型农民职业技能,配合工信等部门扶持电商建设,为各类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撑。
以上答复妥否,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并希望以后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