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襄垣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提案办理 > 建议办理结果公开

襄垣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大力发展我县特色产业,助力全县乡村振兴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4-01-12 19:52       大    中    小      来源:襄垣县农业农村局

尊敬的李艳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县特色产业,助力全县乡村振兴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我县依托农业农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项目,针对您提出的建议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做强做大农产品加工仓储及流通。一是推进农产品加工。持续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在产地布局加工产能,形成拳头产品。积极推进天下襄年产200万斤功能型营养手工挂面、酸枣叶药茶产业深加工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以酸枣叶茶、黄芽茶、蒲公英为代表的特色药茶,以玉露香梨、野樱莓、草莓、樱桃为代表的果蔬食品,以手工挂面、小杂粮为代表的粮品,以阁老醋业为代表的酿品,以雪梨膏、黑枸杞汁为代表的功能性保健食品等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项目基本完成,预计年营业额达到1.5亿元以上。手工挂面品牌影响力、知名度进一步提升,生产基地实现县域一体化布局全覆盖。推进农产品仓储销售。建设粮食仓储烘干设施,建设和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立足满足蔬菜水果和肉类仓储保鲜需要,建设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逐步完善冷链系统,加大在农产品运输、仓储等物流体系方面的建设。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鼓励农村便利店、综合服务社、农产品购销代办站、益农信息社、快递网点与农村淘宝、京东商城、乐村淘、农芯乐等电商企业合作,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牧产品展示展销电商平台,构建农产品上行和下行两条线。加强电商人才培训,提高电商应用能力。借助快手、微商等平台,推广农产品“短视频+网红”等直播带货新模式,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

二、提升农业经营组织化、社会化水平。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密切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引导龙头企业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互利共赢基础上,主动牵手产业发展相关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引导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以土地经营权、劳动力等要素入股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以资金、技术等要素入股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实现联合体内各经营主体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按照农业作业环节需求,重点推广“保姆式”全链条托管、“菜单式”多环节托管、“订单式”专业化托管。(2)创新发展模式,多途径打造农业产业新高地。

三、打造农业产业专业村镇。做好“土特产”文章,立足全县各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专业村、专业镇。重点打造夏店镇平安村肉鸡养殖、香菇培育省级特色产业示范基地、虒亭镇司马村草莓观光旅游生态采摘等“专业村”和古韩镇手工挂面“专业镇”,实现每个“专业村”产值1000万元以上。到2025年底,建成古韩镇东垴头村、王桥镇米坪村、侯堡镇高家岩村、西营镇南岩村、下良镇上良村、善福镇善福村等18个产业发展示范村,并以示范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乡村产业发展,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集中连片产业发展集群。

四、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优先保障领域,2023年县级预算安排乡村振兴相关支出3627.76万元,比上年增长10.23%,县级财政要确保总量持续增加。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42%或不低于土地出让收入的8%。鼓励县级政府积极争取专项债券用于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冷链物流、乡村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鼓励支持多村联建、抱团发展的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对10村以下(含10村)联建项目,且稳定建立与脱贫户、农户利益联结增收机制,总投资500万元以上(含500万)项目,衔接资金按照每村不超过20万元予以扶持;对10村以上联建项目,且稳定建立与脱贫户、农户利益联结增收机制,总投资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项目,衔接资金按照每村不超过15万元予以扶持;对总投资500万元以下的单村或多村联建的产业项目,衔接资金按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20%给予扶持。巩固县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县一体化改革成果,推动担保机构加大支农力度,利用应急周转金帮助农业企业及时倒贷、续贷。加强金融机构评价激励,推动金融机构增加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投放,重点保障粮食安全信贷资金需求。保持脱贫地区信贷投放力度不减,扎实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推进政策性保险扩面,增加特色保险承保品种和承保面积。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以上答复妥否,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支持,并希以后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