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2 19:45
大
中
小
来源:襄垣县文化和旅游局
尊敬的郝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县文旅商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县文旅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襄垣县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资源极其丰厚。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中国千年古县”。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众多,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深厚的人文底蕴和鲜明的文化特色。近几年来,依托丰富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千年古县”历史文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不断完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整合文旅资源,丰富供给体系
一是整合县城文化旅游核心圈资源。整体开发东湖公园、五阳湖、南湖等“水”文化核心资源,建设了《光影襄垣·水韵东湖》音乐喷泉,新建了东湖综合性文化空间、老物件博物馆,完成了大丰当、天益当红色文化资源革命遗址修缮,推进了文庙、城隍庙修复和周边环境治理。同时,依托东湖公园、上寺街、市民中心等,连片打造“东湖探宝,越夜越精彩”夜间文化消费集聚区。
二是整合沿百里漳河“一带”乡村旅游资源。以浊漳河南源、北源、西源为主要支撑,打造了集滑雪、戏雪、游乐、采摘等动感休闲运动项目为一体的四季度假区——龙凤欢乐谷项目;打造了以“晋襄林盛”梨育苗、种植为基础,以“林盛果缘”系列饮品研发、生产、销售及农业观光采摘旅游为主要依托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企业——林盛果业;打造了以休闲旅游为核心、以现代有机农业生产为配套、以康养食育为衍生产业的全国休闲农业旅游三星级企业——源生有机农场;打造了以宝峰湖当地特色饮食和住宿为核心、以有机农业为配套的太行人家——宝邸山庄。
三是整合仙堂山和宝峰湖“两翼”旅游资源。仙堂山景区沿线,龙凤滩、三漳合流、白水泉瀑布等自然资源,打造打造了山西省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知青故里美丽小垴”——小垴村;和“仙堂山下的公社记忆、漳河岸上的美丽乡村”——强计村。2020年小垴村和强计村成功申报山西省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紧扣湖畔乡村生活旅居地、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带目标定位,依托“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宝峰湖,全力打造在全省乃至北方地区有示范带动效应的乡村特色文旅产业集聚群。襄约·潮屿”网红青年民宿由“潮窝”和“潮居”2栋建筑组成,共有46间客房。于2023年5月开始试运营,据统计,已接待全国各地游客2000余人次,市场反响评价良好,得到了游客的高度认可。
四是整合县城周边漳河沿线村庄为代表的“游园版块”。重点建成了北底游园和五阳湖公园,将自然生态与休闲环境有机结合,构建了绿地水岸、环湖道路、亲水平台、水上栈桥、生态廊道、植物空间、运动场所为一体的大型游园,带动了周边乡村游。
二、加强顶层规划,强化宣传推介
一是全域旅游规划引领。近年来,我县陆续编制完成了《襄垣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襄垣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仙堂山总体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等,2022年,我县启动了《襄垣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2023年5月编制完成《襄垣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初稿。
二是加强宣传推介。开展“东湖探宝”—越夜越精彩襄垣县“繁荣夜经济”活动。先后开展了上寺街美食节、体育文化节活动,邀请国内知名媒体到襄垣采风,将襄垣美食、美景全方位向外界推介。2022年襄垣文旅资源宣传长治电梯广告正式在长治市各住宅、商场等人流聚集区电梯视频广告开始投放,共计500部电梯,视频时长15秒。
三是开展“50元游襄垣”品牌。2023年推出的“50元游襄垣·暑期文旅惠民季”活动,以仙堂山景区、东湖公园、老物件博物馆、非物质文化体验馆、手工挂面体验园、上良马场、强计人民公社等景区(景点)为抓手,引入第三方公司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宣传引流,全力打造襄垣文旅品牌。
三、下步计划
一是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推动《襄垣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东湖公园创建国家AAA级景区工作。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整合全县旅游资源、红色资源,推进文旅融合深度发展。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做好下良镇上良村、王村镇南姚村袁家沟村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申报工作。
二是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完善旅游标识标牌、旅游集散中心、智慧旅游平台等功能设施。加快推进滨河东路南延铁路下穿、黎霍高速至县城和滨河路至县城连接线工程建设,打造内联外畅交通网络。
三是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推介。制作“湖光山色 花漾襄垣”旅游宣传片、宣传画册、文创产品,全方位、立体式、多矩阵宣传推介襄垣旅游。策划组织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活动,大力发展旅游演艺,提升文创产品开发品质。持续开展法显国际文化交流高峰论坛、50元游襄垣”、东湖旅游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打造文化旅游节庆品牌,将旅游作为讲好襄垣故事、传播襄垣声音的重要渠道,提升襄垣文化旅游知名度、美誉度。
以上答复是否满意,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并请提出宝贵意见。
襄垣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