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襄垣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文件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1236931-5/2018-00152
发文字号襄政发〔2018〕13号 发文时间2018-06-22
发文机关襄垣县人民政府 主题词四好农村路
标题襄垣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襄垣县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工作方案的通知
主题分类工业交通;公路 发布日期2018-06-22

襄垣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襄垣县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工作方案的通知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各乡镇人民政府、富阳工业区办事处,县直各有关单位:

  现将《襄垣县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襄垣县人民政府                     

  2018年6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襄垣县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三农”工作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公路的重要指示,根据《交通运输部 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联合开展“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和命名工作的通知》(交公路发〔2018〕76号)和《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交公路发〔2015〕73号)要求,在2017年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基础上,结合《襄垣县“四好农村路”建设规划》和县域经济发展需求,全力做好创建全国第二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公路的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按照“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总要求,进一步强化政府主体责任、保障农村公路资金渠道、建立农村公路管养长效体制机制,不断规范和提升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水平,切实改善路域环境、提高安全条件、推进农村公路提质增效、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推进我县农村公路路网结构不断优化、技术等级明显提升、工程质量显著提高、配套设施基本齐全、管理养护全面加强、路域环境优美整洁、农村客运长足发展、物流体系健全完善,确保公路建设与襄垣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协调,实现“打造浪漫之城、建设美丽襄垣,争当三晋第一县、跻身全国百强县”目标。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部门实施,群众参与。按照有路必养、有路必管的总要求,坚持政府主导,落实县交运局主体责任,实现全县农村公路管养“全覆盖”。按照“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建设标准,确定建设目标任务,制定具体方案,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明确重点线路,开展示范创建。项目建设要主动向社会公开,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吸纳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认真接受群众监督,让百姓看到实效、得到实惠。

  ——适应新时代新要求,转变发展思路方式。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从“会战式”建设向集中攻坚转变,从注重连通向提升质量安全水平转变,从以建设为主向建管养运相协调发展转变,从适应发展向引领发展转变,实现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明显优化,质量明显提升,养护全面加强,路产路权得到有效保护,路域环境优美整洁,城乡公交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农村客运、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健全,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

  ——建管养运相协调,绿色安全可持续。建好是基础,管好是根本,护好是保障,运营好是目标,切实把农村公路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保障。坚持绿色环保,安全发展,把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落实到交通运输各环节,努力实现交通运输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畅通出行。坚持与实施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充分衔接,与建设“浪漫之城、美丽襄垣”相结合,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相结合,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由易而难、宜建则建、宜修则修、宜改则改,正视困难与问题,积极稳妥推进,着眼于服务美丽乡村建设,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促进村落布局优化、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

  三、建设目标

  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七大战略、三大保障”总目标,以“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为总基调,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提质增效,加快路网结构优化,发挥路网络辐射功能,扩大通达深度及覆盖面,逐步形成覆盖广泛、路网均衡、协调发展、衔接顺畅、安全可靠的农村公路网络。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整合、内行外连、提质增效、绿色环保、安全发展的发展理念,建立农村公路建管养运长效机制,构建职责明晰、运转高效、监管有力的管养体系,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农村物流体系化。

  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100%;农村公路零危桥,县乡道安全隐患治理率基本达到100%;农村公路新改建无安全事故,一次交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县乡公路改造按规划完成,全面落实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农村公路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县、乡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设置率达到100%;养护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中等以上比例不低于75%,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逐年上升;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农村物流、快递乡镇覆盖率达到100%。

  四、工作任务

  (一)建设好

  在集中攻坚偏远山区道路,推进运煤通道、园区公路、旅游公路、县乡公路改造、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县乡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基础上,新建改建工业园区路、法显大道、张良大道等多条高等级公路,力争到2018年底实现所有建制村至少有一条标准的小康路、所有自然村至少有一条硬化路。所有在建的公路建设项目达到以下要求:一是合理规划、重点突出。要与县域经济总体规划、产业规划、用地规划、旅游规划相衔接。二是加强行业管理。县交运局强化对项目法人的监管,严格落实项目立项、施工设计图审批、招投标、施工许可、质量监督、交工验收等环节管理,强化对施工、监理企业信用评价考核。三是强化质量监管。县交运局对项目质量与安全强化监督和安全生产实施全方面监督与管理。四是加大社会监督。认真落实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责任单位:县交运局)

  (二)管理好

  1.全面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全面建立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保障机制,建立事权与责任相适应的县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机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县交运局作为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设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全县农村公路计划编制、项目管理、监督指导工作。农村公路管理所负责技术服务、协调落实、道路管养、路况评定、检查指导、应急保障、队伍管理等农村公路养管的实施工作。(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交运局)

  2.乡级管理机构设置全覆盖。完善充实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和各建制村组建村道管理议事小组。县环卫中心充实完善农村公路环境卫生管理站,做到有办公场所、工作人员、管理经费,有上墙图表、电脑等办公设施,所辖区域乡村公路路况资料、管养合同、检查考核记录等档案资料完整。(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县环卫中心)

  3.建成县乡村三级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县有交通综合执法员、乡有道路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明确各级职责,规范机构运行,完善农村公路保护设施,努力防止、及时制止和查处违法超限运输及其他各类破坏、损坏农村公路设施等行为。全县323个建制村全部在村醒目位置将爱路护路《村规民约》刷新上墙,各乡镇在镇区中心刷新爱路护路公约。农村公路管理法律、法规熟悉并施行运用,爱路护路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制定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县交运局)

  4.大力整治农村公路路域环境。各乡镇(区)结合城乡环境大整治攻坚行动、铁腕治污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做到路域环境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加强道路绿化美化,粉刷道路两侧树干,对路域范围内的草堆、粪堆、垃圾堆和非公路标志进行全面清理。路面常年保持整洁、无杂物,边沟排水通畅,无淤积、堵塞。11条县公路和具备条件的乡村路全部完成路田分家、路宅分家。(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县交运局、县爱卫办、县农委、县林业局、县园林中心、县公路段)

  (三)养护好

  1.明确主体责任,创新养护机制。全面落实县乡两级政府主体责任,充分发挥乡镇政府、村委会和村民的作用,建立健全“县为主体,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养护工作机制,推行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设立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心,具体主抓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工作,负责县乡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乡镇农村公路环境卫生管理站负责乡村公路的日常保洁养护工作;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健康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责任单位:县交运局、县环卫中心)

  2.加强资金保障,实现“有路必养”。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稳定增长机制,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基本满足养护需求,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经常性养护率方面,县公路达到100%,乡公路不低于85%,村公路不低于75%,县财政每年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养护资金1800万元。积极创新投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林业部门负责农村公路绿化、农业部门负责农村公路亮化、帮扶部门负责农村公路美化的新机制。(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林业局、县农委)

  3.探索养护市场化模式,打造各级示范通道。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大力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实行建管养分离,加快推进养护专业化、机械化、规范化,全面提高养护效率,努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树立“以人为本,以路为家、以养为责、以好为荣”的农村公路养护职业道德,细化畅、洁、绿、美、安养护标准,设立养护责任牌,明确工作责任。2018年完成环后湾水库及示范路通道绿化工程50公里,农村公路宜林路段绿化达到86%。(责任单位:县交运局、县林业局、各乡镇区)

  4.加大预防性养护和大中修工程实施力度。坚持“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绿色环保、安全耐久”,科学制定养护实施计划,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大预防性养护和大中修工程实施力度,中等以上比例不低于80%,农村公路技术状况(MQI)得到改善,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逐年上升。县乡公路安全隐患治理率基本达到100%,安保等路网结构改造工程项目完成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县交运局)

  5.实行信息化管理,强化专业技术培训。开发推广使用农村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信息化系统,全面实现农村公路与桥梁基本信息、养护检查与评定情况、营运状况等信息化,科学制定和实施养护计划,努力提升养护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逐步推广使用多功能路况检测车,加强路况检测和提高检测效率。积极推广使用协同巡查系统,建立综合执法与养护一体化巡查。积极参加农村公路专业技术培训,县内每年组织两次以上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人员技术或技能培训。县农村管理机构每年组织养护作业人员进行养护标准与作业形式的培训。(责任单位:县交运局)

  (四)运营好

  1.建立安全的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客货并举、运邮结合”总体思路,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建立农村客运班线审核机制,制定《襄垣县村村通客车工作方案》《襄垣县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工作方案》《襄垣县农村客运班线联合审批办法》,加快淘汰老旧农村客运车辆,全面提升客车性能,强化对司乘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协调解决制约农村客运发展的主要问题,实行冷热线搭配、循环发车,开通周班、赶集班、节假日班、电话预约班等多种措施,满足群众出行需求。2018年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100%。(责任单位:县交运局、县运管所)

  2.提升农村客运服务专业化水平。科学合理规划农村客运线路,制定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AAAA级以上。所有农村客运车辆达到“五统一”,即统一标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班次、统一站点、统一票价,做到车容车貌干净整洁、技术状况良好,安全性能达标,司乘人员统一着装,文明礼貌待客。制定实用可行的候车亭、站点牌维护管理办法与措施,新增和维修现有的候车亭,统一外观色调,亭内设有线路图和服务指南等便民服务内容。通客车的建制村2公里范围内要建设农村客运候车亭(招呼站点牌),与新改建农村公路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责任单位:县交运局、县运管所)

  3.提升服务乡村物流快递能力。按照“多站合一、资源共享”的模式,制定《襄垣县农村物流发展规划》《襄垣县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客运班车代运邮件、推进“互联网+”交通运输物流新业态建设。加快县、乡、村物流服务网络和“多点合一”物流节点建设,将农村客运车辆停靠点、农村物流集散点、农村产品交易点等发展成农村物流节点,通过引导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拓展农村物流节点功能、方便农村物流。各乡镇汽车站设便民服务点拓展物流、快递业务,落实快递件收送运用互联网查收制度和网络系统管理,解决农村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责任单位:县运管所)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运行机制。为确保我县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工作顺利实施,已成立了县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区、县直有关单位也要对照具体任务分工,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细化工作方案,抓好组织落实。县交运局要做好申报工作,各乡镇(区)、县直有关单位要按照各自承担的职责,做好考评准备工作,高标准高质量迎接交通运输部复核。各有关部门要注重收集和宣传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设的好经验、好作法,解决好农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农村公路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加强资金保障,强化任务落实。要加快建立以公共财政分级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措机制,按照“省厅补助建设,市级给与扶持,县级负责兜底”原则,利用道路冠名权、路边资源开发权等多种方式筹集社会资金,支持促进农村公路发展。各乡镇区、县直有关单位要落实资金、机构、人员和保障措施,细化建设目标,充实工作力量,确保顺利实现示范县创建各项目标,让老百姓看到实效、得到实惠。

  (三)优化建设环境,加强监督考核。在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中,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17号)将财政预算评审变为事中监督和事后审计,以缩短工程前期时效,减少工程前期费用,适当放宽对200万元以下小型投资项目的“四制”管理要求。同时要强化行业联动,加强监督考核,重点对责任落实、建设质量、工作进度、资金到位、信息报送等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领导组办公室要及时向县政府报告有关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创建工作进展,县政府将开展定期不定期进行督查,对工作开展不力的严肃问责。

  附件:襄垣县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附件

  

襄垣县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组      长:贺思宇  县委副书记、县长

  常务副组长:冯丽华  县政府副县长

  副  组  长:郭瑞华  县政府办主任

              范维宏  县政府党组成员、县环卫中心主任

              赵永红  县交运局局长

  成      员:郭容德  县政府办副主任、治超办主任

              崔敏杰  县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

              马鹏飞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段树华  县信访局局长

              刘俊峰  县发改局局长

              杨跃斌  县财政局局长

              张晋陇  县国土局局长

              冯二虎  县环保局局长

              王辅毅  县住建局局长

              何晓华  县水利局局长

              王晋峰  县农委主任

              胡  伟  县林业局局长

              赵  波  县安监局局长

              李向阳  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主任

              李慧军  县扶贫中心主任

              贾玉华  县文旅中心主任

              史晓钟  县交警大队大队长

              连立航  县爱卫办主任

              赵宁涛  县运管所所长

              郭宏伟    县新闻中心主任

              郎丽宁  县电视台台长

              孟庆平  县公路段段长

              各乡镇(区)乡镇长(主任)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交运局,负责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工作的日常,主任由赵永红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