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3-10844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3-02-17 |
发文机关:下良镇人民政府 | 主题词: |
标题:下良镇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 |
主题分类: | 发布日期:2023-02-17 |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之年,下良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丰富内涵和精髓实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行“基层履职能力提升年”党建思路和文旅农旅融合发展思路,较好的完成了现阶段各项工作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新进步。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1.今年获得市级以上荣誉情况:2022年1月18日,下良镇被中共山西省委平安山西建设领导小组评为平安山西建设示范乡镇;上良村2022年5月份被长治市司法局、长治市民政局推荐入选第二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名单;下良镇武装部被长治市市军分区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张云飞被长治市市军分区评为“优秀专武部长”;2022年2月范娟被长治市乡村振兴局评为“全市乡村振兴系统先进个人”。
2.今年召开市级以上现场会或工作推进会情况:6月7日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在上良村召开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现场会;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敬老院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市司法局深入我镇调研全面依法治县工作;市乡村振兴局深入强计村调研市级乡村旅游振兴项目建设前期筹备情况。
3.今年主动争取的省级、国家级资金情况:(1)国家林草局发起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在我镇种植油松、山桃1.5万亩,涉及资金共计1200万元;(2)申请省林业厅发起的荒山绿化资金100万在和坡村栽植连翘100亩;(3)青南村省级太焦高铁救援通道占地补偿;(4)红土坡村省级道路硬化一事一议工程
4.今年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涉及到的事项:(1)6月27日,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调整部分中小学校(教学点)及幼儿园事宜,涉及撤销下良镇东故县幼儿园、郝村小学教学点,修改下良镇水碾小学、上良小学、强计小学、东故县小学、西故县小学为教学点。(2)7月18日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拨付省、市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项目资金事宜,涉及强计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项目。(3)9月22日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2022年度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分配使用事宜,涉及水碾沟七村联建肉鸡养殖项目
(二)工作情况
1.年度工作总结
(1)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增强基层组织根基。一是常态化开展思想教育。坚持每周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每日机关理论学习、每周一机关业务学习、每月农村干部素质提升学习“四个学习”;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指定科目,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专题学习、研讨十余次。二是规范化推进干部管理。严格落实干部考勤、请销假、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要求机关干部下乡工作做到每月一次入村指导、一次入户走访、一次总结汇报,实行重点工作日汇总、周总结、月通报、季评比和清单式督办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三是严格化狠抓作风建设。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配套规定,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截至12月上旬,党委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会议4次,执纪监督专题会议共处置问题线索34条,其中立案审查14件18人,已办结13件,给予党纪处分17人,其中开除党籍1人,党内严重警告4人,党内警告11人,政务警告处分1人。正在立案审查1案1人,正在初步核实3案3人,谈话处置9人次,函询处置8人次。四是多渠道拓宽宣传阵地。构建“1+24+N”宣传思想工作网络,组建年轻高学历的新闻通讯队伍,常态化开展思想宣传、网络评论、舆情监测引导等工作,共有45篇信息被央媒、省媒等官方报纸、网站刊登转载,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2)聚力提质增效,大力提升经济发展后劲。一是经济指标稳中求进。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8亿元,其中一产固投1.18亿元,新入库项目16个;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60个。二是项目建设多点发力。坚持因地制宜、多元发展。探索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运营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运营等新型模式,成立山西青南新一佳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和山西晋襄元杂粮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建设东邯郸挂面厂;创新推进水碾沟肉鸡养殖、上良村农机综合服务两个多村联建项目,形成优势互补、共享共赢集体经济发展新格局;统筹推进高粱、谷子、中药材、山楂“四个千亩”特色种植和上良村千头鹿、上良村养牛、韩庄村绵羊三个特色养殖产业,种植粮食作物4.3万亩,确保村集体有账可算、有账尽算;持续推进上良村和强计村两个农旅文旅融合示范点建设,着力打造上良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和强计村市级乡村旅游振兴示范项目。三是“清化收”工作有力推进。通过“三会一卡”“两会一宣”“两查一处”等有力举措,排查出不规范合同40份681万元,债权1950条7896.26万元,债务1620条5579.19万元,新增地源1694亩。目前规范合同40份,通过合同清理增加收入147.27万元,化解债权664条229.15万元,化解债务331条537.03万元,让“沉睡”资产变为增收“活水”。
(3)强化民生保障,纵深推进乡村治理效能。一是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建立机关干部包联脱贫户制度,组织镇村干部对返贫致贫风险隐患开展常态化排查预警,开展两轮脱贫户对测算数据认可度“检验强化”;提前俩月进行产业奖补政策宣传,全面做好脱贫户产业就业帮扶等工作,完成550亩尖椒种植任务,全力推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定期开展帮扶政策学习培训,高质量完成省委省政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和省督导组反馈的12项问题整改工作。二是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抓实抓好人员排查管控、核酸检测、疫苗接种、政策宣传等疫情期间各项工作。累计排查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2816人,居家隔离管控434人;设立3个核酸采样点,开展3轮全员核酸检测,共采样22.35万人次,常住人口做到了应检尽检;完成疫苗接种第一针13600剂次,二针11600剂次,三针8973剂次,坚决守住了“零感染”底线。三是深入开展“三个一批”重点村社监督治理工作。通过横向上抓“三支队伍”管理,纵向上抓“五项工作”建设,常态化落实好“两项制度”,下良村在“党建引领”“督办化解”“以案促治”三个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四是切实改善民生事业。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集中清理整治进村主干道、村级活动场所、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乡村颜值大幅提升;完成红土坡、青南等9个村高标准农田立项,年底开工建设;全力开展汛期抢险救灾,集中安置受灾群众10户19人,分散转移27户54人;完成57户因灾受损户竣工入住;完成西故县、强计、郝村、水碾4处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程;发放救灾补助资金53万元、临时救助款8000元,新增农村低保16户22人。五是大力弘扬文明新风。积极推广“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组织全镇24个村5576户村民开展了“星级文明户”评定工作,共评出星级文明户2968户,其中六星级以上1789户,营造了良好的乡村氛围。
(4)坚持稳的基调,构筑平安建设坚固屏障。一是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强化督促检查,狠抓隐患整改,常态化抓好安全生产、汛期排查、森林防火和打击非法违法开采矿产资源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安全生产大排查行动。全年共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160余份,排查各类隐患200余条,现已全部整改完毕。二是筑牢信访维稳防线。严格落实信访工作各项制度,接到来信来访62件,其中,12345政务热线反映51件,网上投诉12件,到镇走访18件,化解率达到了95%。重点时期对重点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盯梢,确保随时掌握重点人员动态,不发生越级上访。三是树牢行政执法高线。组织行政人员学习行政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举办为期3天的应急救援队“安全家园”培训;开展森林防火巡查100余次,安全隐患排查70余次,国土资源巡查40余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针对集市占道经营、流动摆摊管理、乱停车辆等危害性不大事项开展柔性执法50余次,让农村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2.亮点工作
(1)明确“12345”式党建工作思路。即明确了一个目标、两大行动、三项课题、四个示范、五种做法。围绕“全面提升镇村两级干部履职综合素质、全面提升镇村两级干部抓落实执行力”目标,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和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行动,领办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多维融合中心建设、一支队伍管执法三大课题,打造上良、西故县、红土坡、水碾沟四个示范点,提炼出“一周任务清单抓执行”“一村一主题抓特色”“每月主题党日管一顿饭抓党建”“一个小板凳议事抓民意”“抱团联建项目抓经济”五个典型经验做法,保障了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2)建立“红黄绿”三色挂牌执法机制。绘制镇域“施工图”,挂图作战,将全镇所有重点区域、风险隐患点、重点企业通过地图进行标注,划分红色重点区、黄色监管区、绿色典范区,由党政班子包联负责,村委干部、网格员日常巡查,做到“网格员吹哨、执法队报到”。镇综合执法队每日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巡查,发现涉及执法事项,第一次责令整改,一周整改效果不明显黄牌警告;黄牌警告之后还未整改,红牌处罚。同时对镇域范围内所有履行主体责任的法人单位进行挂牌管理,绿牌执法主体一季度一巡查;黄牌执法主体一月一巡查,每周上报整改进度,按期未能整改完成的转为红牌执法主体;红牌执法主体,实行销号机制,每周一巡查,每日上报整改进度,整改不力不作为的,严肃追责,停业停产。目前已累计开展行政检查88次。
(3)探索“多村抱团”经济发展模式。统筹考虑各村组织能力、空间资源和区域位置情况,持续拓展“支部带办”“支部领办”“支部联办”发展模式,通过鼓励辖区内各村“抱团发展”,唤醒、整合沉睡闲散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按照“产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上良、下良、李庙坡等8个村和水碾沟、西邯郸、和坡等7个村分别结成发展“对子”,充分利用上良村集体经济优势和水碾沟村闲置土地资源,打造8村联建农机服务项目和7村联建肉鸡养殖项目,构建起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乡村产业“圈”状发展格局。
(4)创新“板凳议事会”基层治理路径。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将“板凳议事会”与基层治理紧密融合,发挥“小板凳”组织迅速、形式简单、贴近群众的优势,让“直奔现场、马上就办”成为常态,使得群众千头万绪大小事一一找到“落脚处”。党员干部与居民群众同坐小板凳,政策同学习、有事共商议,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将“坐在上面想事情”转变为“走到下面做事情”,极大推动村内各项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实现了小切口撬动“大治理”,探索出一条社会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二)需要县级以上层面重点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
一是曹家坪、苗家庄、东故县村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下良镇幼儿园遗留工程;二是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非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工作涉及煤矿类拆除项目均需要县级帮助协调。
二、2023年工作
(一)重点项目谋划情况
打造种养结合农业生产新模式。2023年预计种植冬播谷子200亩,高粱种植5000亩,中药材种植2000亩。在养殖方面,打造水碾沟七村联建肉鸡养殖项目、韩庄特色养羊项目、上良养牛、鹿项目多种养殖产业。
创新性推进强计村与上良村文旅融合项目。强计村以“公社记忆”为主题,大力发展旅游业,盘活公社记忆馆、老电影放映室、抗日军民旧址等旅游资源,新建游客中心,改造民宿客栈,修建农事体验园,发展特色农家乐;探索“露营+”旅游经营新模式,利用村内的闲置土地改造,打造集休闲、娱乐、团建、户外婚礼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营地龙山隐舍。上良田园综合体项目主推发展四大产业,建设绿色生态园、秧歌发源地、文明旅游村。项目规划总面积3500亩,总投资1.5亿元,将于2025年全面建成。
(二)拟推进的重点工作任务、重点改革事项和重点民生事业情况
1、重点工作任务。一是持续深化,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走深走实。党的二十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各方面工作的指引,下良镇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通过专家授课、集中研讨、互动宣讲等形式,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载体,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学习活动,在全镇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同时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有机结合,健全完善下良专项任务清单和工作台账,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引向深入,持续擦亮山西省标杆乡镇党委金字招牌。二是主动作为,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勇毅前行。下良镇将持续构建全镇“五大核心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品牌养殖业。大力推进水碾沟等七村联建肉鸡养殖项目。积极推进华伟农牧公司与大象集团合作的生猪养殖项目;打造特色种植业。着眼推动全镇农业现代化水平大跃升,加紧推进上良村八村联建农机综合服务项目和红土坡村农机服务项目投产运行;打造精深加工业。谋划推进上良村2000亩山楂项目配套精深加工产业链。盘活下良村有机化肥厂精深加工项目;打造线上服务业。立足现有优势,拓宽线上市场,积极打造上良制衣厂电子商务项目。探索开展强计公社文化“网红”商务;打造文旅融合业。纵深推进上良村田园综合体项目。结合强计村市级乡村旅游振兴示范创建项目实施,统筹规划环仙堂山旅游路旅游住宿目的地和历史民俗休闲体验区建设。实现一村一策制定发展规划,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确保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群众。三是补齐短板,在垒筑提升民生福祉上彰显担当。聚焦群众最关心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清洁取暖、厕所改造、污水处理、环境整治等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小事情撬动大民生。扎实开展专项治理,加紧推动龙山小区、龙山大道、镇商贸中心、镇中心幼儿园、采煤沉陷区治理等一批遗留问题开局破题、逐步解决。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加快完成牛龙咀公墓建设扫尾工程。做到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千方百计维护安全稳定,坚定不移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完善、提升民生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全镇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2、重点改革事项。探索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立了一支由12名专职执法人员组成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梳理完善县政府下放和委托的57项执法清单,以及省政府向镇政府下放的55项行政处罚权,完成阵地建设和部分基础设施配备,从高频率发生、易发现、易处理的“一高两易”案件入手,从规范集市这个小切口入手,试行“网格排查,支书吹哨,执法队报到”预警机制和挂图作战、红黄绿挂牌执法制度,因地制宜开展执法工作。通过执法改革,乡镇执法力量明显增强、执法程序逐步规范,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乡村法治环境。
3、重点民生事业情况。编制全镇国土空间规划和下良、上良、强计等8个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完成王南线和郝红线、变曹线等5条乡道,南桥院、白杨岭等9个村水毁道路修复重建。按照中央一号文件“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要求,聚焦垃圾清理、厕所改造、污水处理等重点工作,深入实施村庄清洁和美化行动。完成水碾沟等村1500亩小流域综合治理,协助县林业局在和家坡村实施3000亩荒山造林,建设史水河与浊漳河北源交界处水环境提升综合整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