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襄垣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计划总结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1236931-5/2017-02403
发文字号襄国土资发〔2016〕103号 发文时间2017-02-01
发文机关国土局 主题词工作总结、计划
标题襄垣县国土资源局二〇一六年工作总结及二〇一七年工作计划
主题分类国土资源能源 发布日期2017-02-01

襄垣县国土资源局二〇一六年工作总结及二〇一七年工作计划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及省、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市局年度目标任务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加强领导,突出重点,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我局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16年工作总结 

  (一)耕地保护工作情况 

  1、耕地保护责任制落实情况 

  一方面将耕地保护目标任务进行了层层分解落实,及时与乡镇政府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确保了我县64.1975万亩耕地(56.1150万亩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另一方面,认真开展2011—2015年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自查工作,目前正在进一步核实相关报表及自查工作报告,待核实后,按要求上报市局。 

  2、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情况 

  襄垣县总土地面积117797.57公顷,耕地面积42419.37公顷,上级下达我县基本农田保护指标是37410公顷,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基本农田面积为37529.17公顷。襄垣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因我县属扩权强县,新上省级以上项目占地严重(180项目约占用耕地370公顷;王桥工业园区约占用耕地330公顷;太焦高铁约占用耕地175公顷;霍黎高速约占用耕地300公顷;其他项目约占用耕地325公顷)。我县实际划定基本农田面积35910公顷,难以保证上级下达保护指标。 

  中心城区基本农田划定补划工作已完成上报,通过市级评审,补划基本农田4.13公顷。 

  3、2012—2013年省级耕地开发任务进展情况 

  ①2012年省级耕地开发项目1个 

  项目为我县夏店镇大平村等5乡镇14村省级耕地开发项目,于2012年经省厅以晋国土资函[2012]888号批准立项,总规模2984.68亩,其中新增耕地1672.3亩,总投资1750.46万元,该项目现已完工,于2016年1月17日以襄国土资发[2016]9号文件申请省厅组织验收,省厅于4月份委派复核单位进行了工程复核,并已进行了竣工审计,待省厅组织验收。 

  ②2013年省级耕地开发项目1个 

  项目为我县王村镇等3乡镇8村省级补充耕地项目,于2014年经省厅以晋国土资函[2014]258号文批准立项,总规模2108.45亩,其中新增耕地1428.33亩,总投资1454.45万元,该项目设计预算于2014年10月27日经晋国土资办函[2014]369号文批复。目前,该项目外业工程已全部完成,正在组织开展内业工作,预计年底完工验收。 

  4、2015年下达资金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该项目为我县王村镇史北村等6村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于2015年12月28日以襄国土资发[2015]147号文批准立项。项目区建设规模13781亩,新增耕地145亩,投资1033.93万元。2016年6月20日以襄国土资函[2016]34号文下达了项目初步设计及预算评审意见批复。该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因受气候影响,田间路砼(tong)已暂停,土方工程、生产路工程仍在施工中。 

  (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矿业存量用地整合利用复垦任务落实情况 

  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情况 

  截至目前,我县共批复了以下3个增减挂方案: 

  ①襄垣县2011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善福乡等3个乡镇项目区,于2012年6月29日经省国土资源厅以晋国土资函[2012]491号文件批复,同意使用周转指标30.77公顷。拆旧区总面积34.42公顷,其中村庄用地33.44公顷,公路用地0.97公顷,沟渠0.01公顷。复垦总规模为33.43公顷,拟复垦新增耕地31.76公顷。建新区总面积30.77公顷,其中占用耕地29.32公顷。 

  2013年8月6日,省国土厅以晋国土资函[2013]701号文件批复了调整方案。同意项目区使用周转指标28.7475公顷,调整后拆旧区复垦总规模为34.1955公顷,拟复垦耕地面积32.1764公顷。调整后建新区占地总面积为28.7475公顷,农用地面积为28.6258公顷(其中耕地27.5752公顷、其它农用地1.0506公顷),未利用地0.1217公顷。 

  2011年增减挂钩项目复垦区初步设计及预算报告于2014年3月25日经市局同意以长国土资发[2014]77号文件批复。复垦区分为桑家河、范家岭、南马喊三个片区,现已全部复垦完成,市局领导实地考察后,提出了复垦质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范家岭片区内耕地平整度不达标准、生产路田间路与原设计不完全相符;桑家河片区内复垦地块个数和面积大小与原设计不完全相符;南马喊片区缺少招投标资料,目前未验收。 

  ②2012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古韩等6乡镇项目区,于2015年6月11日经省厅以晋国土资函[2015]445号文件批复,同意批准使用周转指标32.7624公顷。项目拆旧区共涉及古韩镇等6乡镇16村,拆旧区规模43.5114公顷,复垦规模为43.1840公顷(全部为村庄用地),复垦耕地33.2880公顷、其他农用地9.8960公顷。建新区共涉及候堡镇等3个乡镇6个村,总面积为32.7624公顷,其中占用耕地30.0832公顷,该复垦区全部为2012年县政府组织的全县农村闲置土地复垦成果,市局未下达土地复垦设计评审批复。 

  ③2012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善福乡等7个乡镇项目区,于2015年6月11日经省厅以晋国土资函[2015]444号文件批复,同意批准使用周转指标30.0182公顷。项目拆旧区共涉及善福乡等5乡镇12村,拆旧区规模41.8842公顷,复垦规模为41.5752公顷(村庄用地36.4707公顷、采矿用地5.1045公顷),复垦耕地34.2154公顷、其他农用地7.3598公顷。建新区共涉及王桥镇等3个乡镇的4个村,总面积为30.0182公顷,其中占用耕地23.4550公顷。该复垦区全部为2012年县政府组织的全县农村闲置土地复垦成果,市局未下达土地复垦设计评审批复。 

  2、矿业存量土地整合利用工作情况 

  《襄垣县矿业存量土地整合利用实施方案》于2013年10月11日经省厅以晋国土资函[2013]928号文件批复。方案涉及山西大平煤业、潞安华润煤业、襄垣金星煤业、潞安上庄煤业、潞安五阳煤矿、襄矿新庄煤业6个煤矿,通过矿业存量整合利用,建设区新增土地面积30.6534公顷,其中农用地20.1923公顷(耕地17.7991公顷),未利用地10.4661公顷,作为建设用地周转指标使用。复垦区复垦土地总面积35.3966公顷,其中耕地31.4007公顷。 

  矿业存量土地整合利用复垦区初步设计及预算报告于2014年3月25日经市局批复,复垦总面积35.3966公顷,一部分为县政府2012年组织实施的全县农村闲置土地复垦成果,复垦面积共计24.1578公顷,与两个增减挂项目区情况一样,缺少招投标资料,市局不予验收,一部分为企业自行复垦,应复垦面积共计11.2388公顷,由于资金不到位,尚未完成复垦任务。 

  3、超期未归还周转指标情况及原因分析 

  目前,我县2011年增减挂和矿业存量用地都未在规定时间内归还周转指标,其主要原因为: 

  ①复垦设计报告理论设计和实际施工中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桑家河片区内有好几个地块落差较大,如果严格按照设计复垦,就无法达到设计上规定的地块数量,加之当时复垦在即,复垦时只能因地制宜,所以复垦后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 

  ②复垦验收程序复杂战线拉的太长,无形之中增大了复垦资金投入,比如2011年增减挂复垦到目前已有3年多,复垦出的耕地还未进行验收,老百姓就已种上核桃树等经济作物,如果再进行复垦整理,老百姓就要求经济赔偿,而且赔偿价格相当高,整理一次赔偿一次,施工单位承受不起。 

  ③由于煤炭市场不景气,资金短缺、各项报告费用及土地复垦费不能按时支付,加之部分煤矿对矿业存量用地工作实施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导致《方案》批准后各项后续工作进展缓慢。 

  4、措施及建议 

  ①针对我县拆旧区提前复垦未执行招标制的问题,按照长治市创新节约集约用地管理机制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解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矿业存量土地整合利用拆旧区土地复垦项目有关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意见》进行整改。 

  ②对于复垦区内与复垦设计不完全一致及复垦质量不达标等问题,我县已责成国土、乡镇、村委、施工单位进行现场实地核实,计划于本月20日前施工单位将进入复垦区按照原设计方案要求进行整改。 

  ③对于矿业存量中企业自行复垦的部分,我县已督促各企业进入复垦区按设计要求进行复垦。   

  (三)国土规划调整完善和编制情况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情况 

  襄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实施评估更新工作,我局正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更新报告。该更新成果完成后,将为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2、“十三五”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情况 

  “十三五”县级土地规划整治工作正在进行资料收集及筹备招投标事宜。 

  (四)土地利用情况 

  1、闲置土地处置情况 

  我县闲置土地涉及2宗,于2007年分别公开出让,一宗为商业用地,面积0.1587公顷(2.38亩),一宗为协议出让的工业用地,面积13.3334公顷(200亩)。 

  商业用地闲置原因为:涉地农户以补偿标准低为由不领取土地补偿款,阻扰开工,虽经县、镇、村委多次协调,该宗地涉地农户仍不同意划地开工,最终造成闲置。目前,按照《土地闲置处置办法》有关规定,经县政府批准,该宗闲置土地已作处置,并退还国有土地使用权人拍卖交纳的出让金310万元,同时注销了该宗地的出让合同,收回了该宗地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工业用地闲置原因为:2007年在全省招商引资的大背景下,故县联营煤矿经省政府批准用地13.3334公顷(合200亩),拟建设20万吨纳米聚氯乙稀树脂及其配套热电联产工程,2008年因该项目未获得环保部批复,加之不符合下良镇城乡规划等原因,造成该宗地闲置。从2007年至今,该宗地未动工建设,未进行确权登记,原土地耕作条件未被破坏,仍由原土地承包户耕作。2015年11月23日,经报县政府同意,无偿收回该宗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暂由原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原承包户继续耕种。 

  2、2011—2015年农转征项目供地落实情况 

  1、供地情况:2011-2015年,共办理农转征项目用地521.8463公顷,供应315.7514公顷,供地率为60.51%。分别为:①2011年共办理农转征项目用地81.9269公顷,供应69.1643公顷,供地率为84.42%;②2012年共办理农转征项目用地177.0351公顷,供应123.9927公顷,供地率为70.04%;③2013年共办理农转征项目用地102.7398公顷,供应89.1675公顷,供地率为86.79%;④2014年共办理农转征项目用地149.6523公顷,供应33.4269公顷,供地率为22.34%;⑤2015年共办理农转征项目用地10.4922公顷,未供应,供地率为0。 

  2、未供原因:①由于县规划中心不能及时出具规划设计条件书,直接导致我县不能及时供地。2015-2016年,我局先后发函4次共28宗国有土地(面积81.7522公顷),请县规划中心出具规划设计条件书,截至目前,已出具9宗(面积为50.6302公顷)。②部分工业用地,未供即用,虽已查处到位,但由于企业自身经营困难,资金短缺,虽多次督促,仍不来办理供地手续。③我县近年来办理的农转征项目中,有棚户区项目7个,面积49.6643公顷。由于建设面积大,县政府对棚户区改造的相关政策不完善,导致无法确定供地方式。 

  3、任务完成情况:按照市局下达540亩土地供应指标要求,截止9月底,已完成供应570亩。目前,正积极组织第二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工作,预计11月底完成,待出让工作完成后,我县土地供应任务占市局下达2011—2015年1500亩总供应任务的60%。 

  五、执法监察工作情况 

  1、卫片执法情况 

  矿产卫片2015年度国土部下发我县矿产疑似违法图斑5个,通过执法监察大队、矿管股、国土所、测绘资质单位人员到现场仔细核查认定,包含1个合法图斑,2个伪变化图斑,2个违法图斑。其中2个违法图斑已经查处结案。追缴行政罚款15290元,纪检部门对项目负责人作出党内警告处分1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案件1宗。 

  土地卫片今年国土资源部共下发我县卫片监测图斑469个,监测面积2892.8亩,其中耕地面积1611.5亩。通过紧张的外业核查与内业研判,认定为新增建设用地图斑279个,监测面积1764.4亩,其中耕地面积1405.59亩。违法用地图斑230个(监测面积1010.1亩,其中耕地面积720.37亩)。违法用地图斑涉及157宗违法用地案件,已全部立案查处。具体情况为: 

  追缴行政罚款46.156万元; 

  没收非法建筑14.28万平方米; 

  落实党政纪处分8人; 

  移送司法机关案件8宗; 

  移送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74宗。 

  8月底前将向市卫片领导组提出验收申请,接受市级督查验收。 

  2、例行督察情况 

  例行督察共反馈我县3个图斑,涉及3宗违法用地项目,已经全部立案查处,具体情况为: 

  ①352号图斑为潞安集团五阳矿风井项目,立案编号[2016]36号,该企业已经足额缴纳行政罚款,已结案。 

  ②284号图斑为潞安集团煤基合成油渣场用地,该项目为省级项目,属于环保设施用地。我局于今年6月份立案进行了查处,立案编号[2016]170号,并已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 

  ③145号图斑为鸿琛煤业有限公司煤场用地,该公司于2015年7月份申请办理了临时用地手续(襄国土临字[2015]2号),后来将堆煤场地硬化后我局立案进行了查处,立案编号[2016]171号,该企业已经足额缴纳行政罚款,已结案。 

  (三)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情况 

  目前我县没有实心粘土砖企业,共有9座煤矸石烧结砖,分别经长治市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领导组办公室以长墙字[2013]14号、[2014]19号批复。截至今年7月底对原虒亭镇阳坡砖厂、原下良镇下良砖厂、原善福乡七里街砖厂3座原有砖厂现场实施了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 

  (四)信访接待情况 

  今年共接待信访案件33件。我局采取当场答复、咨询解释、巡回调解、督促办理等形式,坚持做到查处违法案件公开、公平、公正、及时,已合理处理答复33件;信访案件办理率达到100%,未发生群体、越级上访事件,目前,已全部按照信访制度登记在册。 

  (六)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情况 

  一是根据省、市、县各级文件精神,我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已经县编办以襄编办发[2015]4号文成立,人员到位7名,该中心办公室及办证服务大厅设立于局四楼办公层,服务大厅分设5个窗口,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积极申请购置了办公电脑、打印机等基础设备,其余设施正在申请购置中。二是发证信息系统已经安装测试,并对工作人员进行了基础培训,按要求及时购买了不动产登记证书10000本、不动产登记权利证明8000份。三是制定了不动产登记相关制度及流程,包括等级制度、工作纪律、窗口人员岗位职责、审核发证制度、发证登报制度、证书管理制度、信息安全制度等。四是于9月2日,举行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启动和证书首发仪式,标志着我县进入了全面明晰产权、有效保护权益、维护交易安全、提高服务效率的崭新阶段。五是与房产、林业等部门进行了资料对接工作,截至目前,已接收房产部门档案7953份,林业部门档案1476份,剩余资料正在积极完善对接中。六是积极向政府进行了不动产整合软件及平台建设经费申请,目前,政府已批复经费50万元。 

  (七)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地籍调查工作情况 

  襄垣县辖区8镇3乡2园区,323个行政村,土地面积1175.68平方公里,人口约27.33万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面积约99.88平方公里,共有55007宗地。截至目前外业测量已全部结束,权属调查工作已完成312个行政村53357宗地,占应调查总宗数的97%。 

  此项工作我局将持续责成专人开展抽查、互查的检查方法,确保调查成果精准度达到规程标准,年底完成该项工作。 

  (八)矿政管理工作情况 

  1、采矿权价款征收情况 

  今年以来,我局及时将全省关于矿山企业的优惠政策(即省政府[2016]24号、省财政厅[2016]44号、省国土厅、财政厅[2016]136号等相关文件)向煤矿企业法人代表进行了传达,并对欠缴采矿权价款企业下达了催缴通知书,10月19日县政府组织欠缴采矿权价款企业进行了约谈,督促各煤矿企业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缴纳价款。截至目前,我县已追缴价款3778.36万元,剩余35289.9855万元仍催缴中。 

  2、矿政审批制度改革情况 

  继省、市有关文件下达后,我局及时向矿业权人传达了文件精神,并催促未完成后续五项工作的矿山企业加快进度,确保此项工作尽快落实到位。 

  3、推进和规范市县发证矿山协议出让工作情况 

  目前,按照有关规定,正在对市级发证利用原有生态系统扩大矿区范围的矿山进行摸底调查中,力争按时向市局报送相关资料。 

  九、地灾防治工作情况 

  1、地质灾害搬迁工程情况 

  根据省改善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文件精神,2015年,我局承担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王村镇胡岩村黄街自然村27户和北底乡杨家沟村1户、王村孔家洞村1户(共29户)实施搬迁,截至目前,29户主体工程已全部竣工,并入住15户。同时,省、市配套资金已拨付到各乡镇,待工程验收后,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拨付县级配套资源。  

  2、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 

  一是编制印发了《襄垣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襄垣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同时,与各乡镇签订了《2016年地质灾害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完善了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网络,有效形成了“三级联防、群众参与”的地灾防治体系。二是加强汛期地灾防治巡查工作,截至目前,共发放告知书137份、明白卡137份、防灾避险卡1342份。在巡查中,对新发现的夏店镇石泉村隐患28户,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三是及时通过手机短信和广播电视进行预警预报5次。逐日按要求及时向市局报告隐患排查情况报告,并积极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3次。截至目前,未发生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地灾事件。今后工作中,我局将持续加强地灾防治巡查工作,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体系作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十、地环测绘管理工作情况 

  一是根据省国土厅《关于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审查工作的通知》和市国土局《关于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审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县及时编制了到期的17座矿山企业,目前已完成并出具初审意见上报市局的有5座煤矿企业和1座非煤矿山企业。二是开展了2016年度测量标志管护工作,对辖区内的原有控制点进行了逐一摸底排查,并对新增4个控制点进行了管护及签订了管护协议。同时,对辖区内范围内的2家测绘资质单位进行了逐一检查。三是深入开展了测绘地理信息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对全县地图销售市场进行了全面检查。 

  十一、规费征收情况 

  截至目前,我局收缴各类规费831.36万元,其中:矿产资源补偿费62.57万元,土地复垦费10.86万元,土地登记费7.43万元,土地开垦费20.95万元,土地出让金49.55万元,行政罚款680万元。 

  十二、党建和法规国土建设情况 

  1、全面落实两个责任情况 

  一是严格落实“两个责任”、“一岗双责”,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同时,出台了《201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和任务分解》,严格强化责任追究,制定完善了具体的程序性办法,建立了典型违纪公开通报制度,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化。二是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截至目前,我局纪检监察室紧紧围绕“10个方面”内容组织明察暗访30余次,对发现的问题全部责成进行了核实处理。两节期间,按照上级要求,积极组织专门力量,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重点对机关各股室(中心)队、基层国土所在违规使用公车、大办婚丧喜庆事宜、违规收受礼金礼品、公款国内外旅游、楼堂馆所及办公用房违规问题、违规公款吃喝、超标准接待等问题进行了认真严查。三是加大纪律审查力度。上半年受理县纪检委转办案件15起,所有案件都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同时,纪检监察室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抓经常抓习惯,敢于动真碰硬,开展了2次在监督检查,查出了一些问题,在监督上体现了责任担当。四是积极开展正反面警示教育。通过组织观看《割除毒瘤》、《河道暗流》等警示教育片,听取县检察院“权力不可任性”专题讲座,进一步提升全体干部职工“坚持挺纪在前”的思想认识,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和规矩人。五是严格执纪问责,积极运用“四种形态”。紧紧围绕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目标,把开展纪律审查作为一项基本任务,对收到的问题线索,集体研究处置意见,重大问题随时研究,并及时向县纪委汇报请示。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办案程序,严格办案标准,制定完善了立案呈批表、立案报告文书,集中排查了全局党纪、政纪处分落实情况,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化。 

  2、深入推进“两学一做”情况 

  一是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及时制定了学习教育方案和学习计划,丰富了工作方式方法,党员教育呈现常态化,活动开展以来,我局共组织全体党员集中学习3次,党支部集中学习23次,党小组学习讨论2次。二是充分利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规范了党总支、各党支部的工作职责,完善了相关制度。三是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宣传教育片《建党伟业》及手抄党章书法比赛,并积极邀请全国“最美村官”、“劳动模范”段爱平同志做先进事迹报告。同时,积极开展党员志愿活动,我局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赴全县8村16户贫困老党员家庭进行慰问。四是及时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对全体党员2008年4月—2016年6月的党费交纳情况进行了清算,并如数进行了上缴,共计金额33262元。 

  3、法制国土建设推进情况 

  我局全面推进法治国土建设的实施意见(初稿)已形成,并向各股(室)、所进行了意见征求,现已成立领导机构。下一步,我局将及时法治国土建设实施意见、工作要点上报市局政策法规科审定。 

  从我局整体工作推进情况来看,我局工作进展顺利,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较好,但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土地卫片执法压力大、比例高;二是部分煤矿企业欠缴矿产资源价款催缴难度大;三是用地指标不足,新上项目和卫片执法后规范审批项目指标难以落实。 

  二、2017年工作计划 

  2017年,我局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全县发展大局,积极主动服务,全面保障项目用地,严格规范管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不放松,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 

  (一)持续抓好矿政管理工作。一方面进一步催促煤矿尽快缴纳采矿权价款及完成后续工作,继续推进未办理长期采矿许可证的企业尽快办理长期采矿许可证。另一方面按照省、市有关规定,继续催缴煤矿企业资源欠缴采矿权价款。 

  (二)强化用地保障,加大依法供地力度。一是加大供地力度,认真组织完成市局下达的任务指标。二是积极处置闲置土地。200720号宗地经我局调查后,认定为闲置土地。经县政府批准,原则同意该宗地置换,目前,我局已上报省厅,待批复后,按照程序依法依规进行土地置换。三是持续完成房改房补交土地出让金工作。 

  (三)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一是落实有关用地新机制,坚持有保有压,集约节约用地,同时,认真制作、竖立保护牌、壁、保护标志。二是持续完善历年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续工作,积极实施新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从而实现占补平衡。 

  (四)加快推进不动产登记工作。一方面积极向财政申请购置不动产登记中心办公所需设备,待设备配备后,及时安装该中心的应用软件。另一方面,尽快与相关职能部门商定有关资料的移交工作,并按省、市要求认真开展工作。 

  (五)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排查、巡查力度,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体系作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二是积极开展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预警监测员的监测能力和受威胁人员的防范能力。三是认真组织辖区乡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 

  (六)大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在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上,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为目标,进一步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在矿产资源节约集约上,建立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体系,切实提高矿产资源的产出强度和利用程度。 

  (七)着力推进改革创新。一是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行政效率和水平;进一步落实政务公开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全面建立以公开便民为原则的现代行政程序,有效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二是严格执行各项行政审批程序,明确行政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执行行政责任问责制。三是依法实施征地拆迁补偿,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积极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四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八)全面打造法制国土。一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进一步夯实依法行政基础,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二是持续重视对广大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并使之常态化,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三是加强政务公开,实现办事阳光操作,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及时以局门户网、政务大厅公示牌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办事程序,充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效将依法行政、阳光行政贯穿于国土资源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 

  (九)严格国土资源执法。认真执行日常动态巡查执法制度,对土地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加强巡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全力维护国土资源良好管理秩序;认真做好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检查工作,确保卫片执法检查“零约谈、零问责”。 

  (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县各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守好资源,尽好责任,不断推进我局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纵深发展。一是做好表率。作为“一把手”牢固树立“抓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渎职”的理念,时刻从严要求自己,带头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二是尽好责任。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始终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研究、同计划、同部署,同时,按照“一岗双责”要求,细化分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督促班子成员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效形成齐抓共管格局。三是抓好落实。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始终大力支持纪检组履行职责,通过听取报告、专题督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坚持常抓不懈,促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工作实效,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与国土管理工作统一起来。进一步转变作风,纯洁队伍,提高效率,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