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襄垣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计划总结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4-33523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2024-07-08
发文机关长治市生态环境局襄垣分局 主题词
标题关于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主题分类其它 发布日期2024-07-08

关于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现将我单位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重点指标任务情况

空气环境质量: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我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36天,优良率78.5%,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3.99,全市排名第 2,同期变化率下降3.4%;PM2.5浓度平均为26ug/m3,同期变化率下降3.7%。

水环境质量状况:2024年1-5月份,我县3个国省考地表水断面中,后湾水库水质为Ⅱ类,甘村和小峧(出境断面)水质为Ⅲ类,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100%,县域内没有劣Ⅴ类水体,达到国家和省政府考核要求。

(二)配合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

2021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涉及我县的17个问题,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并销号9个、已完成整改待销号5个、按照序时进度整改推进中1个、未完成整改2个(均为共性问题)。未整改的问题为:一是“十四五”期间煤炭消费总量下降10%左右目标任务。二是现有铁路运力不足、运费偏高、调度机制不健全。这2项问题整改难度较大,需长期整改。

2023年10月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长治市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进驻督察,并于11月4日至7日对我县进行了下沉督察。督察期间,分三批向我县转办问题线索27个,其中第一批1个,第四批25个,第五批1个,涉及古韩、王桥、侯堡、善福4个镇和经开区以及县发改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局、卫体局、能源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环卫中心和水务集团9个单位。27个问题中,已立行立改17个,已制定整改措施正在整改10个。

(三)大气污染防治方面

一是完成2023-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任务,涉及16个方面25项内容,重点内容为加快淘汰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方面,襄垣县恒祥焦化、五阳弘峰焦化2家焦化企业共154万吨产能的炭化室高度4.3米焦炉完成关停;加强工业源污染治理方面,襄垣县鸿达煤化有限公司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燃煤电厂、焦化、玻璃、砖瓦窑、石灰窑行业企业实施治理,2024年9月底前达到长治市确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管控要求;重点行业VOCs综合治理方面,以化工、焦化、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和油品储运销等行业为重点,组织企业针对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装卸、敞开液面、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废气收集、废气旁路、治理设施、加油站、非正常工况、产品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等10个关键环节持续开展排查整治;非道路移动机械环境管理方面,加强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控制区执法管控,截至目前,完成全县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编码共707辆。二是相继印发了《襄垣县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襄垣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行动计划》、《襄垣县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三是严格落实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等相关要求,规范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共核定7家污染物排放总量。四是加强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控制区执法管控,截至目前完成全县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编码713辆。

(四)水污染防治方面

一是农村千人供水工程饮用水水源划分工作,目前第三方公司已完成34处水源地保护区(36个井)划分技术报告已通过专家论证会,待批复。二是完成填报全国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和农村饮用水系统环境状况评估系统。三是对浊漳干流县城段所有雨洪排口进行了排查登记工作。四是编制完成了《襄垣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3-2027年)并通过专家论证会。五是完成了我县26个企业用地范围水源地核查和采矿权延续工作。

(五)土壤污染防治方面

一是强化全县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含机动车维修行业)和经营单位监管,确保所有危废规范化处置,严厉查处和打击涉危废环境违法行为。二是抓好过程管理。定期不定期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排查和执法检查,监督各危险废物产生单位依法收贮危险废物,在省内转移危险废物时,向市、县生态环境部门申报转移计划并经批准后按规定转移。对需跨省转移危险废物的,报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部门转移计划,经批准后,方可实施转移。截止6月底,我县今年共安全转移危险废物2623批次,8.19万吨。

(六)深入开展各类生态环境专项行动

一是开展填沟造地、土地复垦排查行动:截至目前共排查51个项目涉及8个乡镇,其中已完成并闭库并验收2个;已完成未运行1个;正常运行6个;停产4个;已完成矿山生态修复等待复核验收1个;正在进行矿山生态恢复1个(襄垣县盛嘉建材有限公司);涉嫌违法处罚1个;未建设36个。

二是开展涉VOCs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截至目前,共检查企业42家次,出动执法人员90余人次,车辆30余车次。其中包括油品销售18家、工业涂装10家、化工2家、火电2家、焦化2家、其它2家。检查发现42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7个,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     

三是开展送法入企活动:截止6月份,今年共开展送法入企2次:①2024年6月3日,邀请业内专家在山西石泉煤业有限公司开展题为《企业环境法律实务》的普法宣讲活动,参会人员共计80余人。②2024年6月12日,深入襄垣县鸿达煤化煤化有限公司召开分析研判重点企业生态环境举报问题帮扶指导工作,参会人员23人。

四是开展排污许可证后监管专项行动:因今年的重点企业名录增加,所以排污许可证后监管企业名单也随之进行了变更,共计220家,其中重点管理40家,简化管理66家,登记114家。截至目前已检查60余家,立行立改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此项工作也在有序开展中。

五是开展文物保护周边生态环境问题排查行动:共排查出文物保护单位141家,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家,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家,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9家,截至目前暂未发现突出环境问题。

结合专项行动开展和日常监管发现问题,今年截止6月底,共依法立案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9起(其中行政处罚4起,不予行政处罚4 起、移送公安机关1起),共处罚金约 86万余元。

六是认真办理各类环境信访举报:12369和12345举报受理与办结情况:截至目前,我局共接到12345政务服务热线转办工单共计42件,其中大气类10件,噪声类22件,水类6件,固废类2件,涉综合类2件,均已全部办结。接到环境投诉举报受理平台转办问题15个,其中大气类9件,固废类1件,水类2件,噪声类1件,综合类2件,均已全部办结。

(七)认真组织开展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和听民意办实事推进工作

成立专项工作办公室,并抽调单位业务骨干组成五个执法检查组,就全县乡镇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全面摸排。目前,全县共有11个乡镇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3个,乡镇级集中式水源地8个),均划分了水源地保护区并得到省政府批复,对排查发现的问题正在有序整改推进。

(八)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襄垣县浊漳南源水环境提升综合整治工程:该工程总投资8255.49万元,资金来源为上级资金。主要内容为建设人工表流、潜流湿地及拦蓄水工程,提升河内水质。工程于2022年8月开工,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83%以上,下一步将按照设计方案大力推进,目前正在按工程进度有序推进。

襄垣县淤泥河水环境提升综合整治工程:新建侯堡村、垴上村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站一座,设计污水处理规模500立方米/吨,配套管道约2千米,污水处理站周边及淤泥河侯堡村段长约1.2千米河道、河滩排污口整治和边坡整治。工程于2021年11月开工,施工期间因疫情防控建设及施工单位人员无法到场等原因工程进展较为缓慢。2022年底完成了主体水池及站房建设。2023年工程中标单位项目部人员进行了调整,我局积极和中标单位协调推进工程建设。目前正在进行设备询价,预计7月底前完成设备招标采购,9月底完成设备安装。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管理水平逐年提升,但环境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和弱项,主要表现在:

(一)环境容量接近饱和。我县涉气排污单位较多,污染物排放基数高、体量大,大气环境容量已接近饱和,仅180项目、鸿达煤化、金烨焦化这3个煤化工企业和诚丰热力、五阳热电、中节能、襄矿泓通4个燃煤电厂气态污染物年排放量就达到8658.39吨。正在建设的蔚蓝环保(危废焚烧)、华星生态科技(危废焚烧)和准备建设的新胜达96万吨电石项目等都是涉气排放大户。

(二)大气环境管理还有短板。夏季臭氧浓度较高,扬尘污染尚未得到彻底控制,重污染天气依旧存在,这些都是影响我县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的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

(三)水环境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全县镇村污水处理设施不够完备,存在较大短板。

(四)土壤环境保护还存在一定风险。我县作为资源型县份,煤矿、燃煤电厂和洗煤企业较多,每年产生的固体废物煤矸石、粉煤灰等体量较大,虽然近年来不断推进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但总体来说利用率不高,还需要加强引导和监管,逐步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减少填埋量。此外,我县危险废物产废单位有60多家,这些单位在危险废物管理上还存在着不规范、不完善的风险,需要加强危险废物管理,确保不发生涉危险废物环境事件。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1、继续落实完成省市下达我县2024年大气、水环境方面的考核指标任务。

2、继续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对企业污染防治实行精细化管理。

3、强化环境监察监测,加大执法力度。根据季节、气象条件等有侧重地做好重点涉气涉水企业、断面水质等监管,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

4、进一步做好2024年夏季臭氧削峰工作,持续改善我县大气环境质量。有效运行机动车管理监控平台,充分发挥环境监管大数据信息作用,实现“天地人车一体化”综合管控。

5、抓好中央和各级环保督察、专项督察和行动等反馈问题整改,持续跟踪推进,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6、积极主动服务项目建设,帮扶解决环境容量、污染物排放总量等问题,促进重大项目按期落地建设。

7、做好2023-2024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工作,进入夏季后针对重点企业开展“冬病夏医”,要求工业企业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尽快完善相关环保设施设备提标改造任务。

8、强化环境管理和执法人员培训教育,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长治市生态环境局襄垣分局

2024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