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1236931-5/2018-10530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18-12-03 |
发文机关:襄垣县教育科技局 | 主题词: |
标题:襄垣县教育科技局2018年工作总结 | |
主题分类: | 发布日期:2018-12-03 |
2018年,县教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大力支持和监督下,全面贯彻县委“跻身全国百强县、争当三晋第一县”战略决策部署,以“学校标准化建设、学校精细化管理、学校特色化创建”为抓手,以“改革创新、统筹协调”为突破口,凝心聚力,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狠抓义务教育管理标准的贯彻落实,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圆满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
一. 以加强“三基建设”为着力点,强化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落实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作为职责所在、使命所系。按照县委要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领导和组织推动作用,层层分解任务,逐级传导压力,引导和督促系统内干部职工认真履行职责。从而真正把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一是抓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主体。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主体,抓好责任考核。主要领导负总责,各分管领导对分管股室、校园具体负责,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逐级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年初,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并下发了《关于2018年全县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意见》,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的计划措施。结合工作实际,和机关各股室、各校园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严格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
二是抓思想教育,提高觉悟水平。落实主体责任,必须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始终保持高度政治自觉。局领导班子带头上党课,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教科系统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不称职”的理念,增强落实主体责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党员干部认识水平。同时注重抓师德教育和立德树人教育,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勇于担当的教育工作者队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是抓班子廉政建设,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为切实抓好班子廉政建设,我们坚持教育为先,惩防并举。凡属“三重一大”事项,必坚持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并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学习党章党规,学习各级纪委部门有关廉政建设文件,有力地提高了班子成员反腐倡廉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能力。积极配合县委第三巡察小组巡察教科局工作,根据县委第三巡察小组巡察教科局意见反馈,及《襄垣县教育科技局巡察整改问题、整改、责任三清单》安排,认真开展自查、整改,逐条逐项落实专项巡察检查内容清单。
四是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
完善基层党建活动中心,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要求各基层党组织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自觉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筑牢了党的基层堡垒;各基层党组织以机制助推,开展创新型服务党组织,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团队,开展“帮扶结对、合作共建”校内、校际帮扶活动,激活了党群活力;推行“双培养”工程,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把优秀教学业务骨干充实到党务工作队伍,党的基层组织得到了壮大发展;开展“一支部一特色党建精品工程”和“一校一特色”办学方略创建等 “党建+”融合活动,学校党组织得到了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
二.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对标研判,推进治校能力进一步整体提升。
为解决当前我县教育管理中历史欠账问题,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施,教科局积极探索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是扎实做好《标准》推进工作。统筹规划,整体部署,围绕《标准》6个方面重点工作,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88条基本内容,各校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学习先进经验,针对校情,对标研判,提出分层要求,突出特色项目,实现重点突破,扎实推进《标准》在全县中小学落地。
二是整体推进学校章程建设。建立健全章程建设的工作机制,明确时间表,确保一校一章程的总体目标在各校顺利落实,形成学校管理“章程—规划—学期计划”的三位一体管理体系。
三是活跃规范学校社团建设。引导各校完善社团管理制度,提高了社团建设的规范化、课程化、标准化、多样化和品牌化程度,通过努力,各校建成了一批特色创建、文化传承的精品社团。
四是切实加大教育督导力度。加大对校园安全、养成教育、三年规划实施、社团建设、《标准》实施等工作的督导力度,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做好保障。
五是着力推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根据“系统统筹,学校自主用人”的指导思想,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现已完成我县“县管校聘”实施方案制定,并上报县政府研究。
三.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着力点,对表落实,推进各类教育进一步协调发展。
按照“学前教育抓普及、义务教育促均衡、高中教育提质量、职业教育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增强教育发展内涵,推进县域教育事业步入协调发展快车道。
一是加快落实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为解决乡镇幼儿园,办园难的问题,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性岗位的形式,一次性补充幼儿教师350名;认真落实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推进王桥中心幼儿园、候堡东周中心园建设,完善候堡中心园和北田漳幼儿园后续建设任务。王桥幼儿园已完成前期手续,步入招标阶段;候堡东周中心园现已竣工;侯堡中心园现已招生入住;北田漳幼儿园已完成全部主体工程,进入内部装修阶段。
二是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及师资力量的合理交流配置,构建了“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资源共享”的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新机制,着力解决新时代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今年我局完善了五阳矿中学、夏店中学和王村中学三所学校操场建设。全面落实长治市教育局下达的2018年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筹措资金805万元对全县寄宿制学校、幼儿园食堂进行了“明厨亮灶”改造。
三是固本强基,师资队伍建设获得新突破。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通过赴太谷等先进名校跟岗学习,以点带面,促进全县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利用暑期集中对教师、班主任、管理人员分批进行培训,整体提升教育队伍专业化素养。今年暑假共开展培训九期,参训人次达两千余人。
四是统筹兼顾,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教育事业有了新发展。2018年高考,我县一中不负众望,一本达线165人,达线率15.19%,二本B类以上达线488人,达线率44.94%,和市直优质高中并驾齐驱。2018中考成绩创历史新高,全县600分以上249人,比2017年增加85人,增幅50%以上,稳居长治市县区前列。
五是合理规划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加快县城学校改建(扩建)进度。解决城镇教育资源配置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问题,加快了县城学校改建(扩建)进度。新建太行小学西校区工程现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新建永惠小学工程在面临地河涌动、地基松软的情况下也已完成主体建设任务。城南滨河校区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确保2019年如期动工。
六是努力打造智慧校园。构建网络研修平台,实现教师网络研备、研课、研修一体化。落实“智慧教室”和“智能化校园”建设。
七是职教园区建设初见雏形。积极协调,多方争取,顺利推进职教园区建设项目。职教园区建设现已基本完成,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已顺利入驻,进一步深化了县职业技术学校与山西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力度,提高学校办学品味,打造中高职直通新模式,开启了联合办学的新旅程。
四.以教育扶贫工作为着力点,聚焦问题,切实提升攻坚效果
紧扣“兴教助学”、“驻村帮扶”重点工作,突出抓好建档立卡、扶贫项目、结对帮扶、产业脱贫等工作,夯实责任,强化措施,着力完成脱贫攻坚工作。
1.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严格执行(襄政办发[2015]67号)文件要求,落实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全县26所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享受营养餐补助计划,春学段涉及学生1891人,补助资金184.1413万元;秋学段涉及学生1810人,补助资金123.5685万元。
2.实施普通高中建设攻坚计划。一是按照国家要求,指导普通高中建设攻坚计划, 指导完善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政策,2018年我县高中招生新生900名,其中630名指标分配初中各校,分配比例达70%;二是指导并扶持县高中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投入218.96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标准。
3.提高乡村教师和经济困难教师待遇,强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落实国家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根据乡镇位置远近,每月每人补助 260元-420元,涉及教师1500余人。二是招聘教师51名,补充师资力量。三是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先后投入300万元,分学科、分学段开展培训九期,共有1984人次参加。确保所有乡村校长教师完成年均72学时的培训任务。
4.落实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一是落实学前资助,2018年春季资助幼儿1284人(建档立卡48人),金额69.695万元;秋学段资助幼儿1198人(建档立卡53人),金额64.23万元。二是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拨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书本费资金69.93万元。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寄宿生进行补助,2018年春学期,资助学生734人,其中小学244人(建档立卡36人),初中490人(建档立卡84人),涉及资助金额42.825万元。 2018年秋学期,资助学生561人,其中小学205人(建档立卡32人),初中356人(建档立卡81人),涉及资助金额32.5万元。三是落实普通高中国家20%助学金政策。2018年春季涉及862人,资助金额86.2万元(建档立卡59人,资助金额5.9万元)。秋季涉及786人,共计金额78.6万元(建档立卡48人,资助金额4.8万元)。四是落实中职国家助学金,2018年春季职业高中享受助学金人数57人,金额5.7万元(建档立卡8人,资助金额0.8万元)。秋季职业高中享受助学金人数88人,金额8.8万元,(建档立卡15人,资助金额1.5万元)。五是落实大学生、研究生入学资助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877名贫困大学生做到应助尽助,共计发放贷款金额588.8626万元。做到全方位、全覆盖,保证不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失学、辍学。
五.以科技双创战略发展为着力点,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
积极推进科技双创工作,引导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大力发展双创战略,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完成市科技局下达的考核目标任务,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积极推动我县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与认定工作。协助山力铂纳橡胶机带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使我县高新技术企业总共达到5家,分别为襄垣仁达机电公司、潞安海通工贸公司、襄垣县恒昌元科技公司、潞安中节能公司、山西山力铂钠橡胶机带有限公司。
二是积极推动传统企业升级换代,培育企业新动能。协调引导企业投入资金6713万元,引进先进装备22个种类、53台,改造传统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培育企业发展的新动能圆满完成市下达任务。
三是积极推动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深入贯彻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快速增长。截至目前,我县技术合同交易额完成2.0708亿元,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有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是积极推进企业产学研合作,做强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在全县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作的创新体系,构建产业转型的格局。目前,在局科技中心的牵头下,在产学研用理念引领下,成立博士工作站2家、固废研发中心1家,引进高等院校1所,其中:襄矿博士工作站搭建了“与山东科技大学合作的高分子化学材料注浆产品技术研发”服务平台,林盛果业博士工作站搭建了“与南京抗衰老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A B C D四种饮品先进生产技术”服务平台,固废研发中心搭建了“与山西大学合作的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服务平台,大平美固德公司搭建与河南理工大学合作平台,仁达机电公司与山西农机研究所合作,山西奥朋轮毂公司与中科院理化研究所合作,石板沟煤业有限公司与沈阳煤炭研究院开展产学研合作。我县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4家,开展产学研合作企业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的9%,超额完成全年目标考核任务。
回顾近一年工作,县教科局较好地完成了2018年度工作目标,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振奋精神,攻坚克难,务实工作,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