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1236931-5/2017-00615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17-12-15 |
发文机关:襄垣县林业局 | 主题词:2017年工作总结 |
标题:襄垣县林业局2017年工作总结 | |
主题分类: | 发布日期:2017-12-15 |
按照通知要求,现将林业局2017年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省、市下达任务完成情况
1、省级退耕还林工程
2017年,省级下达我县新一轮退耕还林造林任务5000亩,现已全部完成。该工程实施范围涉及我县古韩、王村、下良、西营、北底5个乡镇共23个行政村,种植以核桃、红枣、连翘为主的苗木约20万株,惠及1000余农户,农民直接受益250万元。
2、市级造林补贴工程
2017年,市级下达我县造林补贴任务3000亩,现已全部完成。该工程投资60万元,实施范围在下良镇强计村、井背村一带,全部为荒山造林,共涉及18个作业小班,栽植密度为111株/亩,共计栽植苗木3.3万余株。
3、市级封山育林工程
2017年市级封山育林工程任务为2000亩,现已全部完成。该工程投资20万元,实施范围在下良镇强计、寨上村及古韩镇上庄村一带,设计作业小班1个,树种主要以油松、侧柏、山桃、山杏为主,栽植3.7万余株。
4、公益林管护
上半年增补国家级公益林1万亩,国家级公益林总面积由原来的15.7万亩增加到16.7万亩;下半年10月份由市局组织统一去沁源新增省级公益林2.18万亩,两项工作都已完成电子地图落界,明年开展实地调查工作。我县地方公益林拟定10万亩左右,现已草拟了地方公益林实施方案和管理细则,2018年开始实地调绘并确定最终管理面积。
5、国有林场改革
国有林场改革在县委、县政府以及上级林业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按照改革的总要求,积极推进各项工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有林业、发改、财政、编办、人社、住建、交运、水利、工会、民政等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林场改革领导组,完成并及时出台了《襄垣县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按时呈报市国有林场改革领导小组,得到了肯定的批示回复。目前,林场的改革步伐稳健,其它的配套改革措施正在逐步逐项落实之中。完成了职能转换的准备,由原来的经营管理型向公益管理型的转变。
(二)县级任务完成情况
1、五道五治绿化工程
按照县委五级道路综合治理精神,先后对我县境内208国道、太长线、法显大道、龙西线、城丰线、王虒线、张良大道及部分重点区域进行了绿化建设,一是对所有通道林带空档、断档进行了补植补种,在通道林带断档、空档地段,栽植油松、桧柏、侧柏、毛白杨等各类苗木近30万株。二是在空档地段及拆违腾退地块建设绿化片林、景点200余处。
三是对主要通道实施了美化增色提档。今年春季在主要道路两侧采取点缀式、园林式栽植了紫叶李、樱花、金叶垂榆、海棠、木槿、丁香等各类花灌木10万株,在林带下撒播了黑心菊、长寿菊、波斯菊、蜀葵、百日草、石竹、马兰等各类草本花卉约60000余平方米,目前长势良好。四是对道路两侧的立坡护岸进行了绿化整治,在护坡栽植火炬、紫穗槐等护坡灌木2万余株,在门店前、直坡前栽植桧柏、侧柏绿挡墙12000米。五是对重点地段和重点村庄进行了绿化提档,栽植草坪和花草68万平方米,悬挂花盆300盆,使农村的环境面貌得到了大的提升。
2、油用牡丹种植项目
2017年,全县共落实油用牡丹种植2316.13亩,主要涉及8个乡镇13个行政村,其中,以公司、合作社经营的有4个,村集体或个人发展的有9个。通过油用牡丹种植,使涉及农户直接受益1299145元。
3、森林防火预警系统建设项目
今年县政府投资700余万元在王桥镇、龙王堂村、上马乡杨坡庄村、上马乡关上村、下良镇仁用杏基地、仙堂山风景区北山顶、仙堂山风景区索道南山顶7处安装森林防火预警系统,正在施工阶段,预计明年3月便可投入正常使用。这套系统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县城周边重点林区的宝贵的森林资源进行智能化、大范围、大视野、全天候的实时监控,为今后的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保障。
4、林业规划设计
(1)在下良镇强计、井背村一带调绘0.5万亩荒山荒坡,规划设计了今年上级下达我县0.3万亩荒山造林及0.2万亩封山育林工程。
(2)完成了2017年上级下达的经济林综合管理项目规划设计前期工作,涉及古韩镇、侯堡镇、王桥镇、夏店镇、王村镇、善福乡、下良镇、西营镇、上马乡和北底乡十一个乡镇的五十一个行政村,建设规模为8000亩。
(3)对“四好公路”进行初步公路两侧绿化规划,设计总里程70余公里,设计栽植树种馒头柳、香花槐、国槐、垂柳、金叶柳、毛白杨、五角枫、红叶李、樱花、碧桃、龙爪槐、侧柏、桧柏等乔木,共计107045株;冬青球、桧柏球、卫矛、金叶女贞、红叶小檗、龙柏、鸢尾、天人菊等花灌木180076平方米,总投资5820514元。
5、举办或承办的重大活动情况
3月份在金鑫宾馆承办了全市天保公益林管理襄垣现场培训会,参会人员由市林业局主要领导和各县林业局的业务人员,会上就公益林的管理交流了我县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二、创新性工作情况
创造性提出了“针阔混搭,见缝插绿,空档补缺,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分步实施”的通道绿化整治工作思路,并能及时协调各乡镇和相关部门把林带整治工作整体推进,为五道五治工作增添了不少亮点,在美化增色上能抓住时机科学规划,及时散播草籽,起到了很好的美化效果,在五道五治工作中发挥了我们林业部门的优势。
荒山绿化中,我们积极采用针阔混交、乔灌混交等先进造林模式,合理搭配树种,如在市级造林补贴工程中充分发挥本地树种优势,栽植了文冠果、臭椿、连翘、山桃、山杏等适应本土气候的乡土树种,既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也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三、常规性工作情况
(一)资源管护工作
1、森林防火方面
(1)早安排、早落实。县森林防火指挥部与各乡镇(区)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13份,林业局与高铁施工单位签订责任书3份,各乡镇(区)与村集体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300余份,并发放了入户告知书。进入防火期,及时召开了全县的森林防火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今年的森林防火工作。做到了早预防。
(2)广宣传,造声势。进入防火期以来,出动宣传车100余次,刷写刷新防火标语1000余条。全县共发放红袖章8000余个,防火彩旗60000余个,无纺布袋20000余个,防水PVC布料围裙10000余个。同时联合教科局在全县各中、小学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森林防火征文、绘画大奖赛活动,发放了“森林防火,爱我家园”小黄帽1.8万余个和“致家长的一封信”1.8万余封,同时和工、青、妇、民政联合倡议,掀起了森林防火宣传教育高潮,形成了人人关心防火、支持防火、参与防火的浓厚氛围。
(3)压责任,控火源,严处罚。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防火,一级做给一级看,把防火责任落实到乡、镇、村。强化督查巡查力度,严控火源。林业局干部职工与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联合包乡镇(区),对所包乡镇(区)进行督查,每周至少不少于一次,发现隐患,及时清除;森林消防大队每日对重点林区、重点乡镇、公益林及主要进山卡口进行了不间断巡查,全县60个检查站、30个瞭望塔、400名护林员24小时坚守工作岗位,真正做到了对野外用火监控不留死角,不留漏洞。同时对野外违规用火人员实行重罚。到目前我局森林派出所共查处野外违规用火9起,结案9起,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震慑一方的目的。
(4)备物资,强队伍。今年1月份以来,我县森林消防大队新增消防水车5辆、高压水泵8台、风力灭火机50台、油锯20台等,同时为各乡镇(区)发放2、3号工具8000余把。目前,全县的风力灭火机达200余台,2、3号工具达10000余把,真正做到了森林防火有备无患。我县的森林消防大队自去年年底我局直接管理以来,严管理、强训练,靠前驻防,出色的完成了全县范围内的防火巡查和森林火警扑火任务,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认可。
2、公益林管护方面
(1)管护情况。今年响应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政策,通过公开选聘后1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入管护队伍,管护队伍总人数55名。划定巡护范围,每月巡查不少于25天,实现了森林巡检系统全面覆盖。截至目前为止,全县的公益林范围内没一起火灾,偷盗树木、非法盗猎、违法占地等违法现象发生。
(2)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有韩王山和高皇山两座管护站,两座钢制瞭望塔,27座大型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宣传碑牌,进山路口修建了12个封山大门,56块不锈钢管护责任碑,购置了12台四冲程灭火机、4台油锯,每名管护员配备了巡山工作服装和铁锹等巡山装备,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名巡护员配备了对讲机和森林GPS巡检手机各1部,我县的公益林管护基本做到重点位置有碑牌,进山路口有大门,责任区域有范围,巡山日志有记录的“四有”管理格局。
3、森防检疫方面
(1)加强林业有害生物宣传,提高全面防控意识。开展了以防控美国白蛾和松材线虫为主题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宣传活动,先后散发宣传资料一万余份,提高了人们防控有害生物的意识。
(2)加强技术指导,为林农搞好服务。成立了“襄垣县网络森林医院”,吸纳各方人才,通过网络向林农宣传防治知识,同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习病虫害防治知识和机械设备使用方法,技术人员及时深入林间地头现场指导,为林农搞好服务。
(3)开展跨部门森林植物检疫证核查
组织专职检疫人员依法对今春造林绿化调运苗木进行了复检,复检苗木200余万株,同时,对园林、水利等涉及林木种植的单位开展森林植物检疫证书核查,对核查出的问题向被查单位提出了整改意见,对发现的涉嫌伪造植物检疫证书违法线索移交给了森林公安派出所。
4、林业技术推广方面
(1)2017年上半年,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干果经济林综合管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前期工作,本项目涉及古韩镇、侯堡镇、王桥镇、夏店镇、王村镇、善福乡、下良镇、西营镇、上马乡和北底乡十个乡镇十四个行政村,建设规模初步规划为4000亩。
(2)督促包括干果经济林综合管理项目在内的全县范围内干果经济林种植大户、合作社及公司对其种植的核桃树进行管理,实施精细化管护,包括松土、除草、施肥、喷药、刷白、修剪、拉枝等综合管理技术措施。
(3)在下良镇强计、井背村一带调绘0.5万亩荒山荒坡,规划设计了今年上级下达我县0.3万亩荒山造林及0.2万亩封山育林工程。
5、依法治林、护林方面
(1)依法审批。2017年全县办理采伐许可证71份,全年共计办理采伐蓄积3184.91立方米。其中,办理集体和个人采伐证65份,采伐蓄积3026.86立方米。
(2)依法开展林权、林地确认。协调中铁一局、五局、十七局进行永久、临时征占用林地的调查;配合交通局,对北外环、东二环、滨河东路南延等工程进行现场林地勘验,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严格180项目雨排及精细化项目、特高压等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审批;2017年全县上报征占用林地24.027亩。
(3)开展非法侵占林地大排查。加大查处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力度。以“双百双打”活动为契机,与森林公安派出所联合行动,全县11个乡镇分3个小组全面铺开非法侵占林地排查工作。
(4)坚持严打不放松,确保林区秩序和谐稳定。共办理涉林案件14起,其中涉林刑事案件1起,已移交上级森林公部门处理;涉林行政案件13起,处罚当事人13人,共计罚款13020元,结案率100℅。
(5)严格工程验收。购买了最新版电子地图,号召全局学习ARCGIS软件。改进造林工程检查验收方法,采用GPS精准定位、作业范围随机抽点、样圆推算成活保存率的方法,更大限度检验荒山造林、植被恢复成果。
(6)“双随机”执法抽查。扎实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抽查工作。工作人员利用“双随机”机选系统,随机抽取执法人员60人次,随机抽取被检查市场主体12个,执法人员通过外业踏查和内业资料核查,对在经营中存在问题的市场主体下达了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
(二)机关党建工作
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引领,创新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扎实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活动达50余次;以“13631”党建示范工程为引领,紧紧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提出了建设“13631”党建创新示范系统工程工作目标,具体讲就是:遵循“一”个根本——党建统揽全局,落实“三”基要求——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创新“六”大载体——组织载体、制度载体、队伍载体、活动载体、创建载体、考核载体,飘扬“三”面旗帜——坚强堡垒、先锋形象、林业工作,实现“一”个目标——全面打赢林业战线翻身仗。我们牢牢抓住载体创新这个核心,分列18类81项工程狠抓落实,保证了组织能力提升。调动了全局上下工作的积极与主动性,提高了全局上下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机关自身建设迈向了新台阶。
四、存在的问题
(一)植树造林方面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虽然植树造林效果明显,单位面积资金投入大的工程保存率和成林率较好,但对上级投入资金少的工程只能栽植小苗,且在施工难度大的地方造林成活率得不到保证。二是后期抚育管护难度大。从造林实际情况看,所用苗木较小,成林时间较长,要想达到成林的要求,必须搞好封山禁牧,但这项工作在基层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容易与群众利益发生冲突,后期管护资金的匮乏也是导致后期管护难度大的原因之一。三是群众绿化意识差。林权改革之后,由于林权人暂时看不到造林的效益,经济林见效周期较长,目前的造林补助不能满足林权人的利益需求,导致群众造林没有热情,建议上级在满足群众利益需求的基础上,盘活造林机制,统筹兼顾、协调并举,促进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二)资源管护方面
1、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群众的传统耕作习惯未改变,乱烧乱点现象严重;部分乡镇和村干部存在麻痹思想,认为有专业队了,工作懈怠不前。
2、业务知识不够全面,自身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3、定点看护落实不到位。部分乡镇的农林交错区定点看护人员安排不合理,责任心不强,致使发生火情及野外违规用火不能及时发现、及早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