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襄垣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计划总结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1236931-5/2021-02711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2020-12-31
发文机关襄垣县民政局 主题词
标题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计划
主题分类 发布日期2020-12-31

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计划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今年以来,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围绕县委“六大专项任务”及重点改革事项工作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现简要汇报如下。 

  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党建工作方面 

  1、抓学习。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作根本指引,落实学习常态化机制,每周一上午集中学习一小时,定期学习、定期研讨,推进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促进学思践悟、付诸行动。运用“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深化个人自学,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5月视察山西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以及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掌握政策,武装头脑。 

  2、抓活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思想武器,切实增强了机关支部的政治功能。认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内容,结合主题党日活动,抓好经常性党性教育。切实抓好党课教育。坚持把学习教育、活动实践和业务工作等内容融入党课教育全过程,提升了党课对党员的吸引力。 

  3、抓廉政。把党风廉政建设抓在手上,结合民生领域专项治理,不定期的开展警示教育,牢牢筑起反腐的防线。 

  (二)“六大专项任务”工作方面 

  1、深化养老领域改革,探索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工作。规划建设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对县城六大社区老年人进行了分类摸底,拟选择不同人群进行居家养老服务试点。 

  2、完善高龄津贴制度。正在对70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复核,复核完成后发放高龄津贴。利用报刊、网络、广告栏等方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提高老年人法律意识。 

  3、加强对老年人、流动人口、“三留守”等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对农村“三留守”人员已建立台账,对社会救助方面全面提高保障标准,启用价格补贴机制,落实临时救助,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4、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台账监督执行。全县已有229个村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5、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深化殡葬和祭祀改革,加快县殡仪馆、公益性公墓建设。积极与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配合,拟定了我县《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已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县级殡仪馆有序推进,正在进行购置殡葬设备和办公用品采购工作,县级公墓已完成选址工作,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同时,对八里庄城镇公墓重新进行了规划布局。 

  (三)其他工作方面    

  1、疫情防控工作。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方面对本单位和附属家属小区做好封闭管控、消杀等工作,另一方面对全县养老机构疫情防控进行不定期的监督和检查,均没有发生任何问题。 

  2、“三零”单位创建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创建工作的各项要求,充分发挥民政部门职能,以基层创建为着力点,大力抓好困难人群、弱势群体帮扶救助等工作,制订了“三零”单位创建实施方案。成立民政系统“三零”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系统的“三零”创建工作。建立健全机关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要求,形成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问的长效工作机制。 

  3、禁毒工作。成立禁毒领导小组,制定禁毒工作方案,落实禁毒工作目标,签订禁毒责任书,做到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开展以“抵制毒品,参与禁毒”为主题的禁毒知识专题讲座、签订禁毒责任书及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对所有社会组织法定代表人及支部书记,开展以百日攻坚实施方案,学习禁毒知识专题讲座,签订禁毒个人承诺书等活动,号召各社会组织提高参与禁毒宣传,增强禁毒的社会工作力量。并对所包联乡镇夏店镇南底村,排查摸底、逐户核查,入户宣传、讲解禁毒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禁毒知识,提升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防范意识。 

  4、扫黑除恶工作。已全部完成了“两委”班子的排查审核工作,从反馈掌握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县现任的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截至目前未发现涉黑涉恶涉霸人员,未发现不符合条件村“两委”干部。目前“两委”班子整体运行良好。进一步做好线索摸排。督促乡镇(区)召开座谈会、进村入户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开展一次深入细致的涉黑涉恶线索摸排“回头看”,全面准确掌握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和情况。 

  (四)民政事务工作方面 

  1、提高社会救助标准。2020年农村低保标准从2019年的4606元/人/年提高至5326元/人/年,城市低保标准从655元/人/月提高至685元/人/月。农村特困人员分散供养标准由原来的5988元/年/人提高至6924元/年/人,集中供养标准由原来的6587元/年/人提高至7616元/年/人。农村低保1926户,3099人,1-6月共发放低保金8044119元。城市低保194户,304人,1-6月共计发放低保金983808元。特困供养2季度804人,1-6月共计发放生活费3017815元,照料护理费829290元。发挥临时救助的“救急难”作用。1-5月通过临时救助手段救助贫困家庭77户,157人,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168393.99元,有效遏制了贫困家庭因病致贫返贫,巩固了脱贫攻坚基础,起到了兜底保障的作用。 

  2、做好社会事务工作。截止5月份享受生活补贴1185人,累计发放287800元;享受护理补贴2144人,累计发放526450元。享受孤儿人数47人,累计发放282000元。事实上无人抚养22人,累计发放103930元。并与5月中旬对47个孤儿进行了家访。 

  根据民政部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行摸底排查。通过排查我县留守妇女5人,留守儿童11人,村儿童督导员15人,儿童主任237人,已全部录入系统,困境儿童正在摸排中,待系统完善后,录入系统。 

  3、抓好养老服务工作。监督检查农村敬老院和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工作,督促完善资料、购买相关器材等;疫情防控期间,为敬老院发放防疫物资,包括消毒水、口罩、喷壶等,并按市局要求每日上报敬老院疫情防控报告表;组织敬老院观看民政部召开的养老工作视频会议。下拨乡镇敬老院运行经费总计20万元,用于敬老院管理和办公费用;下达2019年度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行经费17万元。还对特困老人情况、社区老年人情况、全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数量进行了摸排统计,开展全县70周岁以上老年人复核工作。 

  4、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推进自治、法治、徳治“三治融合”发展。开展省级乡村治理服务示范社区和善治示范村的申报和创建工作,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民议事协商机制。推广“六议两公开”工作法推进村级事务公开透明。全面完成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完善任务,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机制。 

  5、完善地名普查资料。按照省厅、市局下达《地名管理办法》扎实认真推动了我县地名管理工作,严格履行了地名命名更名审批程序,和县城临街门牌、农村居民门牌审批登记工作。扎实完善了地名普查工作县本级检查验收,按照省厅、市局积极做好地名普查档案整理工作,与原外业单位签订了档案整理意向合同,并做好了地名普查档案整理招标前期准备工作。认真配合省厅、市局完成了《国家地名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县级词条编写修改任务,两次为《中国地名大会》草拟命题10条,受到市局地名科认可。 

  6、强化社会组织管理。对全县已注册登记的76家社会组织日常管理或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集中排查,进一步加强对全县社会组织活动的监督管理,规范社会组织行为,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按照县非公和社会组织工委的要求,对隶属社会组织综合党委的25个党支部进行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组织25个党支部书记及党务工作者学习贯彻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和县“两会精神”宣讲。 

  上半年,我们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离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距离,工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基层民政队伍力量弱化;工作中创新不多、担当不够;改革力度不大,工程进度不快,自我要求不高,特别是殡葬改革工作、养老服务工作,都需要加大力度,加速推进。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阶段,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做好民政各项任务工作。 

  (一)强化党建引领 

  创新做好党建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充分调动广大民政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凝聚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二)决胜脱贫攻坚 

  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扎实做好社会保障兜底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兜底保障。  

  (三)创新养老服务 

  加快敬老院升级改造,建成养老服务平台,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加强对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管理;启动建设县养老服务中心。 

  (四)推进殡葬改革 

  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县殡仪馆9月底投入使用,完成县乡公益性公墓建设任务。 

  (五)发力乡村振兴 

  聚焦乡村振兴民政职责,规范村务公开、完善村规民约、优化村级服务,发展农村社会组织和社工队伍,培养选树乡村治理的典型。 

                                                                                         2020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