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襄垣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计划总结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1236931-5/2019-20169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
发文机关襄垣县农业农村局 主题词
标题襄垣县农业农村局2019年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主题分类 发布日期2019-06-05

襄垣县农业农村局2019年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局工作安排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现将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2019年全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计划完成16962元,增长7%,1-5月完成7250元,增长8.6%,1-6月预计完成8566元,增长8.5%。

  2.2019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计划完成95845万元,增长3%以上,1-5月完成21565元,增长6.5%,1-6月预计完成34565万元,增长6.0%。

  3.2019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计划完成28亿元,1-5月份完成12.13亿元,同比增长10.47%,1-6月份预计完成14.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57%。

  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1、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一是积极推进26.7万亩的玉米功能区划定工作;二是重点抓了玉米、谷子、中药材、蔬菜(食用菌)、干鲜果、健康养殖场六大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三是合理调整“粮经”结构,发展青饲玉米、水果玉米、糯玉米等玉米品种,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四是巩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建设10个农业生产基地和10个农资门店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五是积极培育生态休闲农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推进万亩花海、强计公社记忆2条精品线路和小垴知青文化、强计人民公社、洛江沟牡丹、上马钓鱼风情小镇4个精品景点建设。新发展农村电商2家;六是依托农业产业园建设,建设了林盛果业、源生农庄、红土坪等5个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

  2、围绕春耕备耕服务。一是广泛宣传“促”春耕。开展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28场次,开展技术服务咨询30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0余份;二是积极部署“稳”春耕。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平整土地1823.45亩,实施渗水地膜穴播谷子项目3033亩,开展配方施肥到户率96%,施用有机肥4万亩;三是抓好储备“保”春耕。储备化肥1.6万吨、优质种子560吨,发放渗水地膜12340公斤;四是科技下乡“助”春耕。结合万名干部进村服务契机,组织各类培训班20多场次,培训农民10000多人次,推广优良品种26个、主推集成技术15项;五是农资打假“护”春耕。共出动执法车辆30余辆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60余个,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接受法律咨询100余人次,查处违法经营门店4个。

  3、围绕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培育特色产业。新发展“晚秋黄梨”、“玉露香梨”2000亩、“高辣819”3000亩、中药材5000亩、油用牡丹2000亩、小杂粮20000亩,新栽植“晚秋黄梨”、“玉露香梨”1000亩,落实“高辣819”种植2000亩;扶持壮大林盛果业、天下襄挂面等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七一山水、万亩花海等田园综合体;依托林盛果业、源生农庄、红土坪等农业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目前各项规划已全面完成。

  4、围绕攻坚项目建设。一是建设“晚秋黄梨”“玉露香梨”、小米等绿色有机旱作封闭示范区10000亩;二是实施渗水地膜穴播谷子示范基地项目3033亩;三是实施中药材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项目6660亩;四是实施了省级水果标准园建设项目,已进行管道安装、蓄水池建设;五是实施2017新增粮食产能项目7000亩,占计划80%;六是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3个。

  5、围绕人居环境改善。一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确定的36个示范村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农村改厕、农村厕所粪污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治理;二是建设生态宜居示范村,涉及8个行政村,现种植油松、香花槐、白蜡、柳树等树种4万余棵,并对庭院和出入口进行美化处理,绿化工作已完成;三是实施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2019年计划完成2018年未完成的2000座改厕任务和2019年新增农村户用厕所9000座的改造任务,已出台《襄垣县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方案》,确定了三种改厕模式,对建华村、虎口村、西底村3个村进行改厕示范村建设;四是更换太阳能路灯蓄电池,与安徽中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协商,第二块电池更换为锂电池控制一体化电池组,正在协商中。

  6、围绕项目资金落实。一是落实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项目省市配套资金26.63万元;二是落实渗水地膜穴播谷子示范基地项目省下拨18.5万元资金;三是落实中药材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项目市下拨资金200万;四是落实省级水果标准园建设项目省下拨资金50万元;五是落实新增粮食产能项目资金,已支付资金3213034.55元。

  7、围绕惠农政策。一是出台了《襄垣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19年行动计划》(襄办发[201]17号);二是出台了《襄垣县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方案》;三是出台了《2019年襄垣县谷子品种繁育基地实施方案》;四是出台了《襄垣县推进绿色有机旱作农业特色产业保费补贴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五是出台了《襄垣县示范推广辣椒种植工作方案》;六是编写发放了《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控工作方案》。

  三、存在主要问题

  1、机构改革尚未到位。在人员配置、职责厘清方面还没有落到实处,部分工程项目和重点工作不能及时开展,如农业投资、综合开发、农田整治、水利建设等项目;实施乡村振兴中上级安排的各项工程项目方案、任务、资金还没有下达,无法实施,如农村厕所改造等。

  2、扶持资金投入不足。财政投入有限,各类银行放贷意愿不高,民间投资较为乏力。特别是在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美丽乡村建设上,资金投入不够多,扶持力度不够大,农业农村发展条件依然薄弱。

  3、经营方式仍未转变。玉米种植一业独大仍然存在,三产融合度不够高,带动产业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还不多,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发挥仍然不够明显,且存在贷款难、融资难等问题。

  4、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城乡居民收入比呈扩大趋势,农民外出务工资性收入增长减慢,尤其是贫困户增收难度加大,缺少长期稳定增收的好渠道、好产业;

  5、农村基础设施还有欠帐。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够均衡;科技、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不够;农村集体经济还很薄弱,无钱办事现象依然存在。

  6、人才振兴亟需要加强。农业农村人才的规模、结构、素质等不能满足乡村振兴需求,县乡村三级干部的干事能力和工作水平需要提高,农技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力度需要加大,大力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县农业农村局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会议部署,强化责任,强化措施,强化落实,全力保证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具体做到“一保、四推进”:

  一是保增长,紧紧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全力促进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增长;二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抓好玉露香梨、旱地辣椒、中药材、小杂粮等产业的调整落实,扎实开展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功能农业、品牌农业,努力打造农业发展的“新品牌”;三是推进36个示范村人居环境整治和8个生态宜居示范村建设,努力打造我县生态宜居乡村的“新典范”;四是推进虒亭镇、上马乡6个村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建设,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努力打造农村改革的“新样板”;五是推进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抓好新增粮食产能、田园综合体、农业龙头企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人才队伍培养、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各项重点工作。

  五、重点工作任务

  1、先行先试,打造农村改革“新样板”。协调推进我县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建设,结合虒亭镇、上马乡6个村的实际状况,通过发展油用牡丹、莲藕等特色产业,依托碧水美景,兴办特色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乡村治理、守住绿水青山,力争在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走出一条统筹发展、融合发展、全面发展的襄垣乡村振兴之路。

  2、奋发作为,打造人居环境“新典范”。积极争取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1000万元的奖补资金,扎实开展农村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和森林乡村“六大行动”;协调推进虒亭镇虒亭村、西底村、返头村、赵村、阳坡村、暖泉村、后湾村和上马乡姬家沟村8个行政村生态宜居示范村建设,兴办一批农家乐,推进特色乡村游,配置别具特色的村名标志牌,努力打造我县生态宜居乡村的“新典范”。

  3、争先进位,打造农业发展“新品牌”。突出产业兴旺重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向上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2万亩,总投资2000万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优玉米、做强水果、做精小杂粮产业,建设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10000亩,新发展“晚秋黄梨”“玉露香梨”2000亩、旱地辣椒3000亩、中药材5000亩、小杂粮20000亩。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抓好林盛黄梨出口、天下襄挂面开发、馨宝中药材加工、大华宇产业园区等项目建设,推进七一山水、丰硕休闲农庄、万亩花海等田园综合体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功能农业、品牌农业,加大产品包装策划与展销推介,打造农业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