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襄垣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计划总结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1236931-5/2021-12369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
发文机关襄垣县农业农村局 主题词
标题襄垣县农业农村局2020年工作总结
主题分类 发布日期2021-03-03

襄垣县农业农村局2020年工作总结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现将我局2020年工作完成情况和2021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1.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全面完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18658元,比去年17405元增长7.2%;全县粮食产量达到1.29亿公斤;一产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53009万元,高于全年目标(4.15亿元)27.7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预计完成6.36亿元,同比增长6%,高于全年目标3个百分点。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完成33.47亿元,增长21.06%。

  2.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有效提升。把保障粮食生产作为我们农业人的主责主业,制定下发了《襄垣县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关事项的通知》《襄垣县2020年襄垣县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方案》,积极开展了“三帮三送三促进” 服务春耕备耕活动,大力推广机播精播、玉米“三增三少”等高产技术,组织农业人员开展了农业生产指导和生产自救。全县粮食播种完成42.95万亩,新建设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1300亩。大力推进农田基础建设,全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55万亩,项目区耕地地力等级将提高0.5级,年增粮230万公斤,亩均可增产50公斤。

  3.六个万亩”产业成效显著。大力发展“六个万亩”产业,出台了《襄垣县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方案》(襄政办发〔2020〕9号)文件,全县共种植优质尖椒10200亩、谷子15000亩、丹参13400亩、巩固提升有机水果10000亩,新种植米槐8600亩、连翘7870亩。在工作中,组织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积极协调解决问题,多方帮助产品销售,农业调产取得历史性成效,平均亩产鲜椒1500斤,亩均收益3000元;谷子亩均收入1600元,亩均增收600元。同时,把尖椒和米槐被列为专项扶贫产业,贫困户户均2亩尖椒、3亩米槐,为贫困户增收开辟了新渠道,鲜椒平均产量在1800斤,贫困户尖椒亩均收益3600元左右,“六个万亩”已成全县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

  4.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有效壮大。围绕打造中药材、特色药茶、果蔬食品、粮品、酿品、功能保健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实施重点项目15项,总投资13.2亿元,新建设了林盛冬梨膏、馨宝药茶、七一现代产业园、源生休闲农庄等一批新项目;谋划储备项目16项,总投资20亿元,其中洛江沟生态农业科技产业园、林盛果业5万亩冬梨基地和1亿瓶雪梨膏、七一山水田园综合体过亿项目3个;招商引资项目2项,其中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300万元,引进洛江沟生态产业园项目资金1.6亿元。大力推进酸枣叶茶、黄芽茶、丹参茶产品研发,“晋仙牌”酸枣叶茶商标注册成功。

  5.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把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全县229个村乡村清洁工程任务全部完成。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小厕所、大民生”理念,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通风改良式农村旱厕改造13200座。同时,出台了《襄垣县农村户用厕所长效管护运行办法》,在上马乡、王村镇建设大型粪污处理中心2座,配套建设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站19座,配备抽粪车30辆,有效解决了农村户厕管理运行难题。坚持突出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发展理念,着力推进12个“百村示范”村建设,新打造了洛江沟村、石灰窑村、司马村等12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

  6.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壮大。出台了《襄垣县推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和襄垣县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若干举措》(襄办发〔2020〕18号)文件,探索实践“五+五代两自主”模式。通过理念确立、组织培育、机制建立、业态探索、典型示范,培育出一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50万元、100万元的示范村,其中村集体经济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93%。如:上马乡22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成立了上马乡股份经济联合社,采取“股份经济联合社+农户”的方式经营,种植高架大棚草莓36架,占地187.5亩,预计实现利润340万元。

  二、获得的荣誉

  我县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均在全市前列,承办了全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第2次会议,迎接了省市多项工作观摩检查。目前,获得的荣誉有:2020年8月被山西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表彰:山西省2019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秀单位2020年12月山西省农业厅:山西省农业行政处罚优秀案卷

  三、存在问题

  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特”“优”产业不明显,玉米“一业独大”现象依然存在,粮经饲比例不高,尚未形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二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化程度低,产业链条不长,聚焦“特”“优”不够,普遍存在融资难、贷款难、资金周转难等情况。三是农业农村有效投资不足。受疫情和市场低迷影响,财政投入不足,民间投资乏力,在产业发展、企业扶持、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上投入不足,在补齐“三农”短板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一是围绕培育“特”和“优”,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打造六大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大农业农村投入,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障粮食安全生产,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