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襄垣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5-10651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2024-09-27
发文机关襄垣县农业农村局 主题词
标题襄垣县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v
主题分类 发布日期2024-09-27

襄垣县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v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加快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质增效,助力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根据《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晋农发〔2024〕91号)和《长治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关于印发长治市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长农办发〔2024〕22号)文件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襄垣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辖9镇、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29个行政村,总人口26万,面积11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万亩,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3.66万亩粮食产量13.35万吨,农作物种植面积大,秸秆资源量丰富。全县牛存栏0.4万头,羊存栏7万只,年消化秸秆饲草5万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作业协调组织机制逐步成熟,秸秆利用市场化主体正在逐步壮大,具备承担本项目建设的条件和能力。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落实省委张春林委员,张春林省委副书记调研我县重要课题和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部署,以推广秸秆过腹还田,促进种养、农牧结合,发展循环农业和秋季土地深翻为导向,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坚持农用优先、产业导向、多措并举,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资金撬动,激发秸秆还田、离田、加工利用等各环节市场主体活力,完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健全收储运体系,加强秸秆资源台账建设,强化科技服务保障,打造一批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样板,推动全县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和能力稳步提升。

、工作目标及原则

通过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不断拓宽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利用途径和规模,示范推广秸秆机械粉碎+深翻、打包(打捆)+清运、茎穗兼收、秸秆青(黄)贮、“发酵草”加工饲料等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建立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培育一批专业从事秸秆收储运和秸秆综合利用的新型经营主体,形成秸秆综合利用主推技术和县域秸秆综合利用模式,辐射带动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逐渐形成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和长效机制。严格按照调查技术要求和流程,建立完善秸秆资源台账。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监测,为秸秆还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一)农用优先、多元利用

坚持农用优先,因地制宜、科学确定秸秆综合利用的结构和方式,在饲料化、肥料化为主导方向基础上,拓展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探索和打造秸秆资源多元化利用模式,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

(二)集中连片、全县推进

在秸秆资源量大、利用潜力大的乡镇(村)集中整体推进,形成政策集聚效应,示范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带动提升区域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三)政策引导多方参与

通过政府引导扶持,调动全社会参与积极性,打通利益链,形成产业链,实现多方共赢。各镇、村、社区要统筹秸秆综合利用方式,保障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四)提升能力、长效运行

围绕秸秆收储运和综合利用能力提升,逐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各类长效性的秸秆收储、加工、利用项目建设,构建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四、项目主要实施内容

秸秆还田、离田利用

1.秸秆肥料化利用还田

1利用方式:机械将秸秆直接粉碎+深翻还田。在收获时或收获后使用秸秆还田机械直接完成秸秆粉碎作业,并将秸秆均匀铺撒地表,然后进行深翻作业。

2技术标准

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标准:作业后秸秆粉碎长度10cm,粉碎长度合格率85%,残茬高度8cm,粉碎的秸秆均匀铺撒地表,无堆积。

秸秆深翻翻压技术标准:秸秆粉碎作业后及时进行深翻作业,翻埋深度28厘米以上。不漏耕,地表平整,无立垡、回垡。不重耕,重耕面积小于2%,覆盖严密,不留地边、不留死角、翻垡良好,地头横耕整齐。使粉碎后的秸秆与土壤部分混合,防风防火,秸秆掩埋率大于80%

3实施规模:20000详见下表

2.秸秆饲料化利用打捆作业

1利用方式:鼓励利用机械将秸秆粉碎+清运离田后青贮,或者打捆+清运离田后收储,也可人工将秸秆割杆后打捆收集,均用作草食动物饲草。

2技术标准:通过机械将秸秆粉碎收集或打捆离田,离田带土率应10%对于土层厚度<30cm、土壤耕层 <15cm、耕地地力保护重点区域,离田带土率应5%。机械打捆的捆密度100kg/m³。用于黄贮饲料和燃料加工的,秸秆离田时的含水率30%码垛存放时秸秆含水率20%

3实施规模:10000详见下表

3.秸秆饲料化利用茎穗兼收

1利用方式:通过一次作业完成玉米摘穗、剥皮、集箱、秸秆切碎收集抛送装车(或集箱)等联合作业,实现玉米和秸秆的一并收获,同时促进秸秆离田,提高秸秆黄贮品质。

2技术标准:一次完成玉米摘穗、剥皮、集箱、秸秆切碎收集抛送装车(或集箱)等联合作业,秸秆粉碎长度10cm,粉碎长度合格率85%,残茬高度8cm

3实施数量:10000详见下表

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作业计划表

乡镇

秸秆还田深翻

离田打捆

茎穗双收

备注

八里庄

4000




东北阳

700




阁老凹

300




大黄庄


700

300


上    峪


1500



西王桥


800



王家庄


700



南丰沟


1200



甘    村


1500



石灰窑


800



东    畛


800



下    峪


700



兴    庄


1300



五阳村

1000




王桥村

1300




炉沟村

250




上王村

800




东山底

250




西山底

2300




洛江沟

1500




米坪村

300




南偏桥

800




800


500


500


300


黄岩村

600




岭   

450




返   

1100


500


原   

600


500


井   

650


500


南沟村

350




普头村

1450


1000


东元垴



1500


西元垴



1500


东    坡



700


夏店镇

河    坡



2000


大    平



700


合  计


20000

10000

10000


)培育秸秆收储运市场化利用主体

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和主体意愿,对从事秸秆收储运和利用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厂、农机专业服务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和饲料加工企业进行重点培育。示范推广高效收储运设施设备,降低离田成本,采用经济有效的收集方法和设备,及时收集、运输和存储或直接运输至秸秆利用企业,并对秸秆收储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进行补贴。建立收储运市场化运行机制,为全县秸秆综合、持续、长效利用提供支撑。

建设规模:通过重点扶持和培育,新增秸秆还田+离田收储作业机械33台(套),储草库(棚)5285平方米,青(黄)贮池5530立方米。

补助程序:按照主体自愿申报,乡镇审核推荐,县农业农村局组织考察,择优确定秸秆收储运市场化利用扶持对象,并与县农业农村局签订实施协议,项目实施完成验收后给予补助。

鼓励将秸秆收储点建设列入村集体财产、企业租用支付费用、收储利润村民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收储点运营管理,确保秸秆收储点建设符合依法建设、持续利用、一次建成、长久获益目标。

)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1.秸秆饲料化示范基地

在襄垣县建立饲料化利用示范基地4个,示范秸秆机械茎穗兼收离田、打捆打包作业、秸秆青、黄贮和秸秆发酵草加工技术。

秸秆饲料化示范基地建设内容:

(1)完善离田打捆清运作业模式;

(2)青(黄)贮、窖贮储草或打包机械及作业展示;

3)秸秆发酵草生产优质饲料展示;

(4)建立秸秆饲料化利用长效机制,促进秸秆饲料转化增值。

2.肥料化利用示范基地

在襄垣县建立肥料化利用示范基地1个。

秸秆肥料化示范基地建设内容:

1)秸秆粉碎还田+深耕翻压机械及作业展示;

2)探索大地块秸秆肥料化利用模式,形成秸秆还田技术规程;

3)探索建立秸秆肥料化利用长效机制,形成农机农艺一体化技术解决方案。

)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监测与评价

在全县建立2个稳定持续的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监测点位,每个监测点位面积10亩以上,连续实施3年的秸秆还田生态效果监测与评价。监测点分别设在襄垣县王桥镇和古韩镇,以玉米作为主要的还田监测作物。每个监测点均要布置不同试验处理(应包括不同秸秆还田量、不同秸秆翻耕还田深度、不同还田模式等试验处理),并通过对3年试验监测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探明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综合生态效应,最终形成秸秆还田效应监测评价报告,为有关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秸秆存储中心配套安全预警及消防设施设备

根据收储中心(站点)的规模大小,配套相应的安全预警及消防设施设备,实现7×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控,30天视频回放记录,火情自动报警、火点自动定位、火点短信自动上报等功能,降低火灾风险,有效预防火灾情况发生。

安全预警及消防设施设备配备表

序号

收储中心(站点)

规模

建设内容

数量(套)

市场单价    (万元)

补助资金    (万元)


2


AI火情预警摄像机、AI热成像摄像机、烟雾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中心热源监测棒、声光报警可视化LED屏(双色)、运行监控中心大屏、设备控制柜、配套APP、灭火器等。

6

5

30

)建立完善秸秆资源台账

在全县范围开展秸秆资源台账建设,采取入户调查与现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重点镇、村,对农户当年农作物种植和秸秆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对全县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主体进行全面调查,并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建设台账,掌握农作物秸秆利用第一手资料,为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开展宣传培训和技术服务

采取发放宣传资料、邀请专家指导、举办技术培训班、现场示范观摩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力度,组织技术指导服务,提高基层专业化服务水平。

、支持环节及补贴标准

项目总投资508万元,全部为中央资金。本项目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按照谁利用秸秆、谁实施作业、谁享受补贴”“资金与任务相匹配的原则对秸秆综合利用实施主体进行补贴。

(一)支持对象与要求

具有一定规模、服务能力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机专业服务的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养殖企业(合作社)、秸秆加工利用企业等主体。

企业、合作社及社会化服务组织必须有在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参加作业的农机手必须取得与驾驶机型相符的有效驾驶证参加作业的农机必须按规定登记、检验且安装终端监测设备;所有农机手要持证上岗,人车双险,保证作业安全。

(二)补贴环节及标准

1.秸秆还田利用:涉及2个镇,共20000亩。

集中在古韩、王桥主要公路沿线(含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公路)、沿山沿林区域(山区、林区边缘2公里范围内)进行农作物秸秆的粉碎还田+深翻作业。

通过招投标确定作业主体,并与县农业农村局签订作业协议,补贴标准60元/亩,计划作业面积2万亩,计划使用中央补贴资金120万元。购买液压翻转犁20台,计划投资金额为29.43万元,计划使用中央补贴资金12.9492万元,补贴比例为44%。

2.秸秆离田利用:涉及4个乡镇,共20000亩。

通过招投标形式确定作业主体,并与县农业农村局签订作业协议,进行农作物秸秆离田作业补贴,补贴标准40元/亩,计划实施离田作业2万亩,计划使用资金80万元,其中在古韩镇打捆作业离田1万亩,使用中央补贴资金40万元;计划在古韩、王桥、夏店、侯堡4个镇实施茎穗兼收作业1万亩,使用中央补贴资金40万元。

购买一次成型秸秆揉丝打捆机10台,计划投资金额为122.1万元,使用中央补助资金为53.724万元,购买玉米茎穗收割机2台,计划投资75.6万元,使用中央补贴资金33.264万元,补贴比例44%。

3.秆加工利用:对秸秆饲料化加工利用进行补贴,秸秆按重量测算,补贴资金用于秸秆收集、运输、加工等所需费用。补贴标准100/吨,预计利用2000吨,补贴资金20万元。购买叉车一台7.35万元,补贴资金3.234万元,补贴比例为44%

4.秸秆收贮设施:采用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补贴方式,根据各实施主体实际建设秸秆收贮设施面积容积进行补贴。

补助标准:秸秆收贮棚计划新建5285,其中山西凯盛优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建跨度大于30米的重钢结构4025,每平方米补贴140;襄垣县润牛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建跨度小于20米的轻钢结构1260,每平方米补贴45;计划使用中央补助资金62.02万元。新建钢筋商砼结构黄贮池5530,襄垣县恒森祥畜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新建2080m³、襄垣县犇福畜牧养殖有限公司新建650m³、襄垣县犊荣昌农牧有限公司新建2800m³,补贴标准45/立方米,计划使用中央补助资金24.885万元。

5.安全预警及消防设施设备:根据实际建设秸秆存储中心(站点)的建设数量及规模进行补贴。预计需要6套共计30万元。

6.秸秆还田监测与评价:监测与评价工作采取采购第三方服务,择优委托从事相关秸秆还田监测任务,并有一定基础的高校或单位实施。预计费用约50万元。

7.秸秆综合利用智能数据采集终端:通过对参加作业的车辆加装智能数据采集终端,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智能数据采集与管理监测工作,计划采购数据采集终端32台预计费用为9.76万元。

8.技术指导服务:技术培训、现场观摩、宣传资料等,预计费用8.1638万元。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使用计划表

序号

实施内容

支持环节

备注

实施规模

补助标准

补助金额

(万元)

1

秸秆还田利用

秸秆粉碎还田深翻深埋2万亩,购买液压翻转犁20

秸秆粉碎还田深翻深埋中央资金补贴60元每亩,购置相关机具中央资金补贴比例为44%

作业补贴120万元,购买机具补贴12.9492万元


2

秸秆离田利用

离田作业2万亩,实施打捆作业1万亩。茎穗兼收作业1万亩;购买一次成型打捆机10台,茎穗双收机2

离田作业补贴40元每亩,茎穗兼收作业补贴40元每亩;购买机具中央资金补贴比例为44%

离田作业作业补贴40万元。茎穗兼收作业补贴40万元,购买打捆机补贴53.724万元,茎穗双收机补贴33.264万元.


3

秸秆加工利用

秸秆利用总量2000吨,购买叉车1

秸秆加工利用每吨补贴100元,购买机具中央资金补贴比例为44%

饲料化利用补贴20万元,购买机具补贴3.234万元.


4

秸秆收储设施建设

建设秸秆收储库棚5285平米,黄贮池5530立方米

其中4025平方米秸秆收储库棚补贴140/平方米,剩余1260平方米补贴45/平方米;黄贮池补贴45/立方米

秸秆收储运库棚补贴62.02万元,黄贮池补贴24.885万元


5

安全预警及消防设施设备

需安装6套安全预警系统


补贴金额30万元

采购第三方服务

6

开展秸秆还田监测与评价

建设两个监测点


补贴金额50万元

采购第三方服务

7

秸秆综合利用智能数据采集终端

采购数据采集终端32台


补贴金额9.76万元。

由县级代理商服务

8

现场培训、宣传资料等

全县范围内开展技术培训、现场观摩


补贴金额8.1638万元.


合计

508万元


补贴程序

补贴资金按照先建后补、先公示后兑现的原则,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1.实施主体收储设施设备建设内容的主体,按照主体自愿申报、乡镇审核推荐、现场核查、组织评审、公开公示程序确定。

拟承担秸秆还田和离田作业利用主体的选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作业资质有效、信誉度高、作业能力强、服务质量优,且拥有或组织与其服务内容、服务能力相匹配的秸秆利用机械设备、人员以及其它能力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作为实施作业主体。

2.秸秆利用: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的作业主体在乡镇登记备案后,要严格根据本实施方案要求和乡镇、村委工作安排,明确作业区域、作业任务、作业时间和考核验收等内容和责任,按时完成项目任务,保证实施效果和质量认真填写《襄垣县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作业监测记录表》附件3),并将该表在村委进行公示,同时提供公示照片、田间还田或离田作业照片;秸秆加工企业提供收料单据、收储加工照片、饲料成品存放照片等印证材料

3.组织验收:1秸秆还田、离田作业作业实施完成后,由各镇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成立验收组,结合农机业务部门还田作业监控数据,对所辖区域承担秸秆还田、离田作业任务的地块进行实地验收,并填写《襄垣县秸秆综合利用作业补助明细表》附件4将验收结果报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单位人员成立验收组进行抽验。

2秸秆收储设施设备建设补贴项目,储草棚、黄贮池实施主体须提供招投标(议标)、施工图片、工程审计等印证资料秸秆还田离田等利用设备由实施主体自行采购,选择品牌优、款式新、效能机具,并提交合格证、铭牌照片、税控发票、机具照片、人机合影等印证资料;安全预警及消防设施设备秸秆还田监测与评价系统按照中标协议进行安装配套,提供实施地点、施工安装照片、实施地负责人签字等印证资料;秸秆综合利用智能数据采集终端提供安装人员领取签字表、安装照片、人机合影等资料;设施设备由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享受过项目补贴的机具设备不得再叠加享受中央农机购置补贴

4.资金兑付:县农业农村局对各实施主体项目资料、合同协议等进行审核后确定补贴金额,制作《襄垣县2023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作业资金兑付表》(附件5),并在襄垣县人民政府网公示一周,无异议后进行资金拨付事宜。

、项目实施程序(分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项目准备阶段

202489,前期准备,制定、上报项目实施方案;

2024910,召开全县动员会、乡镇协调对接工作会,开展项目承担单位申报、招投标或评审遴选工作;技术培训,项目宣传

(二)第二阶段:项目实施阶段

20241020253月,项目实施作业,技术指导组开展技术指导,督促检查组开展督促、检查

(三)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

20241220253月,进行项目抽查检查、核实秸秆综合利用田间作业面积等项目验收工作;

2025320254月,项目总结验收,绩效考评。

、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农业农村局局长为副组长,县财政局、县生态环境局、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主要负责人和各镇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全县秸秆综合利用领导组(附件1)。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宣传发动和工作推动。同时,邀请省、市专家和县级相关技术人员组成项目技术指导组,指导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明确工作责任。各镇是秸秆综合利用的责任主体,负责协调项目推进、监督检查、宣传观摩、组织验收等工作。各镇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规避项目重复作业地块,综合考虑机械作业便利、防火重点、畜牧养殖储草利用等方面,制定任务分配表,将作业面积细化到村。认真组织项目实施主体的申报审核,协调村委做好农机人员、机具的调配使用。项目实施完成后由各镇负责相关检查验收,整理相关验收资料。

强化项目管理。项目实行法人制、招标制、合同制、验收制四制管理,严禁违纪违规现象发生。加强资金监管,严禁截留挪用和超范围支出,确保中央补贴资金专账管理、安全使用。各实施主体不得随意变更建设内容、建设地点及建设规模,对骗取套取、挤占挪用补贴资金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完善工作档案,及时将相关文件、实施方案、文字记录、图片资料、验收表单和项目总结等归档立案。

广泛宣传指导。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公众号等各类现代媒介,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宣传活动,广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模式、扶持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站室、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等部门为依托,邀请省市专家参与,组成技术指导组附件2),对秸秆综合利用负责技术指导。以现场会、培训班和技术讲座等形式,推广成熟实用、易于操作、效益明显的利用技术,引导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等各类市场主体和农民主动参与秸秆综合利用,营造鼓励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的良好氛围。

及时总结完善。在项目实施期间,各镇要按时向县农业农村局报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工作进展情况。项目完结后,要及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把相关资料梳理归档。对实施过程中涌现的典型案例和好的做法,要收集整理形成典型材料,及时上报县农业农村局,以便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

、效益分析

通过项目实施,大力推广秸秆饲料化利用和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基本实现农作物秸秆的全量化利用,解决秸秆对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污染隐患,充分挖掘秸秆作为饲料化利用潜力,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2024年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大力推广新型玉米秸秆收获机械,突出秸秆饲料化利用,加强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实现秸秆高值化利用,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问题,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控制秸秆进村现象,消灭秸秆在农村乱堆、乱放的弊端,使农村环境优美、整洁,为美丽乡村建设创造有力条件。

(二)社会效益

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力度,是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改善和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重大举措,是开辟新的农业资源和拓宽农业经营领域的战略选择,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秸秆肥料化利用可改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增强抗旱能力,明显提高作物产量。通过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加大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推广,培育秸秆饲料化利用主体,建立长效利用机制,提高秸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经济效益。

通过引导,可使更多的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加入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体系中去,降低农业生产者秸秆处理难度和处理成本,达到节本增效的目标。项目的落实可以使秸秆有去处,做到秸秆商品化,秸秆收储商业化,从而增加企业、主体和农户的收益,项目实施主体和农机服务组织也进一步拓展了市场、增加了效益、提升了发展能力。


附件1

襄垣县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项目工作领导组成员名单

为全面组织实施好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特成立襄垣县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领导组,名单如下:

牛艺儒      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何晓华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郭瑞华      县财政局局长

桑晓东      县生态环境局局长

郝江华      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主任

任君辉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路  伟      古韩镇镇长

付  宁      王桥镇镇长

郭容德      夏店镇镇长

刘志杰      侯堡镇镇长

赵  杰      虒亭镇镇长

靳  猛      下良镇镇长

孙  琼      西营镇镇长

李  真      王村镇党委书记

叶  杰      善福镇镇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推进。办公室主任由农业农村局局长何晓华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任君辉任,成员由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股人员组成。


附件2

襄垣县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项目技术指导组成员名单

长:刘永岗

省农业生态保护与区域中心正高级农艺师

副组长:常素红

市农业资源工作中心正高级农艺师

员:原红兵

市农业资源工作中心正高级农艺师

窦贵新

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正高级农艺师

秦理平

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正高级工程师

李向东

襄垣县农业农村局正高级农艺师

张亚峰

襄垣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推广站站长

郎剑波

襄垣县农业农村局中级农艺师

李亚明

襄垣县农业农村局副高级农艺师

襄垣县农业农村局中级农艺师

襄垣县农业农村局中级农艺师


附件3

襄垣县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作业监测记录表

序号

村(组)

名称

车主姓名

车主电话

作业

车辆

作业面积(亩)

合格面积(亩)

作业

类型

机具

类型

作业深度

(厘米)

作业

时间

作业

地点

























































































































合计













附件4

襄垣县2023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作业监测记录汇总表

单位名称(盖章):                     

序号

机手姓名

机手电话

农机车牌

终端号

农机类型

机具类型

作业类型

作业面积

(亩)

合格面积

(亩)







































































合计










附件5

襄垣县2023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作业资金兑付表

序号

作业对象

联系方式

作业面积(亩)

中标价格(元/亩)

结算金额(元)

1








2








3








4








5








6








7








8








9








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