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襄垣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计划总结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1236931-5/2020-25606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2020-11-18
发文机关襄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主题词
标题2020年工作总结2021年工作计划
主题分类 发布日期2020-11-18

2020年工作总结2021年工作计划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重点指标

2020年,我单位承担的上级考核指标主要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根据《2020年工作目标》和《2020年工作任务清单台账》,截至目前已完成抽检任务1120批次,抽检结果报告已公示4期(含7批次不合格),剩余结果待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报告后进行公示。

(二)重点工程

1.发展襄垣餐饮产业,打造“襄垣农家乐”品牌

作为县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农家乐提质增效五年计划的责任单位,我局从外部设计、建设、内部设施设备配置、人员培训、文化宣传及系统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目前,该项目总体设计及20家农家乐厨房设备、院内外(花架、遮阳棚、石桌等)配套设施安装全部完成。花海农家乐宣传片视频制作完成,并在县城100部电梯进行播放,抖音制作的10条小视频同步宣传。对农家乐负责人、从业人员进行了两次食品安全法学习及设施设备安全操作集中培训。现已进入运营阶段。

2.施划停车位工作全部完成

围绕建设“文明智慧品质城”目标,以营造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为抓手,本着方便百姓消费、服务大众的目的,对全县街道旁市场、门店前空地进行勘察,对空地较集中且不侵占盲道的多处大中型商铺前进行规划,共计规划停车位577个,圆满完成工作目标。

3.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根据省、市市场监管部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要求以及成员单位协商拟定的2020年度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工作计划,定期对双随机抽查的“两库”进行维护,进一步建立完善抽查对象名录及专业分库和执法检查人员目录。参照省局年度抽查计划,合理确定抽查时间、比例和频次。到目前为止,市场监管领域共进行了9次,对429家市场主体进行了检查。

4.对犬只经营户进行监督管理

全县共有涉犬经营户11家,经营场所均不在住宅小区、商业楼内,均不存在犬只经营性养殖生产活动和市场交易行为。通过地毯式排查,已建立涉犬类经营户信息台账,全面宣传《长治市养犬管理条例》,指导涉犬经营户规范经营,营造社会共治氛围。

(三)重点改革

2020年,我单位承担的重点改革任务:一是推进标准化综合改革。现已拟出《襄垣县标准化改革方案》,督促天下襄公司完成制定“襄垣手工挂面”团体标准,且发布并实施,仁达机电企业标准已上传至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正在督促企业进行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工作;二是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出台了《襄垣县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先后深入山西中节能潞安电力节能服务有限公司、襄垣仁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向企业宣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资助项目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培育等政策。目前我1家公司已经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家以上企业有意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组织审核潞安海通工贸有限公司的“矿用电源切换系统”申报省级专利推广实施资助专项2021年度项目。

(四)重点工作

2020年有条不紊抓防控,多措并举稳市场,千方百计保安全。

一是保障疫情期间食品药品安全。餐饮方面:疫情初期,向全县餐饮经营单位发放《通告》1000余份,要求所有餐饮经营单位全部暂停营业。开展食品快检活动,重点对复课学校、机关企事业食堂、农贸市场、超市等开展快检270批次;要求网络餐饮订单平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推行无接触配送。为全面推进我县餐饮服务经营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社会正常秩序,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餐饮经营单位复工复业的通知》,同时做好疫情防控指导,复业餐饮店870家,复工率100%。做好两会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对全县的六个分会点开展食品安全保障,督促相关部门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对我县4家高中(校)食堂、11家中学食堂、25家小学食堂、39家幼儿园食堂、36家校外培训机构(无食堂)进行开学前学校食堂验收工作。食品流通环节:开展野生动物“回头看”和农贸海鲜市场风险排查,排查境外冷链食品27.5公斤,均已下架封存,并要求从业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对经营食用农产品(水产品及生猪产品)、保健食品的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开展过期食品“百日”专项整治,排查“倍氨敏”“舒尔太”儿童固体饮料及压片糖等专项整治,开展食用油专项整治,切实维护食品经营市场秩序,为人民群众营造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食品生产环节:开展食品生产安全专项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加强食品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指导,先后下发了《加强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印发进一步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八条措施的通知》,对全县所有获证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抽考,除3家停产企业外,已全部考试合格,合格率92.8%。药械方面:采取“过筛子”办法,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群众用药用械质量监管及退烧药下架禁售,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534人次,检查药品经营使用单位578家次,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414家次,发布提示信息56条,召开药械经营单位负责人会议2次,警示约谈会2次,签订承诺书72份,72家药品经营单位退烧药下架封存暂停销售。在开展中药饮片专项整治中,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38人次,检查中药饮片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63家;特药专项检查中,出动执法人员270余人次,共检查医疗机构18家,药品零售企业72家;在疫苗专项检查中,建立了疾控机构及接种单位台帐,出动执法人员63人次,对1家疾控单位、16家疫苗接种单位进行了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化妆品方面: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对辖区内的94家美容美发机构进行摸底,要求其做好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确保产品可追溯可核查。不良反应监测方面:共评价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353例,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报告129例。

二是保市场主体,维护市场公平有序。针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短缺困难,我局开辟动产抵押登记绿色通道,急事急办,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融资难题。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对承租国有企事业单位房屋的个体工商户,给予免收部分租金和降低水、电、天然气收费标准的优惠政策,并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围绕企业监管工作重点,先后深入开展查处无证无照,霸王条款专项整治,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整治,汽车销售领域专项整治,房地产、物业、中介专项整治,产(商)品质量检查,加强对银行业、电信业合同格式条款规范监管,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加大价格监管,打击传销,计量器具检查等活动,维护市场公平有序。积极督促企业进行年报。

三是做好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60余家涉及民生、公众聚集场所的特种设备和盛装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介质、易燃易爆介质的承压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重点监督抽查,依法依规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重点场所、人员密集场所、金威超市、华丽港超市、县医院、金海大酒店、侯堡潞安总医院等多家电梯进行了现场检查。开展危化品相关特种设备专项整治。为汲取“613”爆炸襄汾县“8.29”和太原市“10.1”事故教训,开展了“两节”节日市场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检查相关单位25家,发现隐患6条,现已全部整改。开展了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专项检查。,督促经营主体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做到合法经营。

截至目前,全局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217起。其中简易案件111件,一般案件106件,罚没款共计1163944.72元。共办结投诉举报案件356起,其中投诉210起,举报146起。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人员结构及素质的瓶颈。市场监管干部队伍老化,专业人才匮乏,与当前的精细化管理、大数据、网络化、专业化发展等不相适应。机构整合后,监管重心下移,基层监管任务更加繁重,基层普遍面临人员不足、经费短缺、装备落后等问题。

二是思想观念更新及本领恐慌。监管人员思维模式传统,条条框框多,大监管、大市场观念不牢,改革意识不强,部门利益、本位主义,改革滞后于发展。自觉性主动性不高,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主动研究不够。机构合并目前是物理融合,协同不够。

三、2021年工作打算

(一)重点工程

2021年,我单位拟谋划推进的重点工程共5项,具体是:

1、建设“互联网+主体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全县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信息数据库,构建“一店一码”,通过互联网信息数据监管将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情况、食品抽检快检信息、监督检查信息等及时进行网络公示,让消费者可以直观的对每个经营者的经营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进而推动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经营、依法经营。

2、建设“互联网+智慧快检”系统。引导规范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和有条件的经营者建设快检室、建立健全并有效落实好食品快检相关制度,通过互联网及时向社会公布快检相关信息,健全完善不合格食品处置制度。

3、积极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采用开放、透明、视频等方式向消费者和公众展示视频加工制作全过程,公示食品原料信息。引导经营者入驻“山西食安”线上平台,利用网络在线平台向社会公开企业管理培训考核、自查自检、进货查验、供货商管理、健康管理等信息。

4、建设“互联网+食安监管”。依托“山西食安”线上平台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插上科技信息的“翅膀”,通过监管信息化建设,有效改变目前食品经营点多、面广、分散带来的监管薄弱现状,节约人员投入和办公经费支出,提升监管效能。

5、建设“互联网+电梯维保”。依托“互联网+电梯维保”平台为每部电梯建立电子档案,设立可追溯制度,对故障或事故实现一键追溯源头。建立维保、检验到期预警机制,在维保到期5日前和检验到期一个月前系统将自动提醒电梯使用单位及监管部门,提高在用电梯维保率及检验率。以此杜绝虚假维保,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电梯维护保养,维保业务转包分包,以修代保,不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维保项目、内容、基本要求和周期进行维保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重点改革

2021年,我单位承担的重点改革任务是:

1.继续深入推进标准化改革。进一步引导规范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健康发展。指导激励我县企业制定企业标准、团体标准,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进一步健全企业标准、团体标准相关管理制度,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和监管,促进团体标准制定范围更加合理、程序更加规范。继续实施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效应。进一步加强我县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的实施,扩大公开标准的企业覆盖面,引导企业不断提升标准水平进而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快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争取在制造业等领域推出一批企业标准“领跑者”,辐射周边企业提高标准。

2.知识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的联动平台;组织开展重点领域重点商品侵犯知识产权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商标专利侵权,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三)重点工作

1.全面加强监管执法,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有序开展,加强综合执法工作。开展无照经营查处、重点领域价格监督检查;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传销行为;组织实施对合同、广告行为的监督管理;加强企业信用监管、网络监管,强化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依法受理、处理投诉举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的联动平台;组织开展重点领域重点商品侵犯知识产权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商标专利侵权,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积极开展市场监管“双随机、一公开”,协调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

2.遵循“四个最严”要求,打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格遵循“四个最严”要求,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严把食品生产质量安全关,实行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推动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经营、依法经营。加大抽检监测力度,更加突出问题导向,提升智慧抽检监测水平。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放心。二是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开展药品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药品经营秩序;开展医疗器械经营使用环节专项检查;加强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专项检查,构建进一步强化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的监管模式和运行机制。三是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大力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规范我县认证认可市场管理,积极开展产品质量抽检,强化计量器具监督管理;持续深化国家标准化改革相关工作,加强我县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管理,加大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工作。四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深入开展电梯、锅炉、压力管道、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索道等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大整治活动,排查治理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督促企业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工作机制,重点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3.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升监管执法水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对干部职工尤其是基层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监管水平,打造专业性强、敢担当、有作为的市场监管队伍。

4.持续开展非公经济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非公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质量,组织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健康发展。

5.认真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