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2-81753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2-12-16 |
发文机关:襄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主题词: |
标题:襄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打算的报告 | |
主题分类: | 发布日期:2022-12-16 |
现将我单位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打算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学习制度化,筑牢思想信念根基
一是实行理论中组学习制度化。每周一开展一次集中学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意识形态、党风廉政建设、法治建设等内容;专题学习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等,不断提升广大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决策水平和为民服务水平。二是严格落实各项学习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制度,按照一月一主题要求,机关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1次。同时,认真组织党员用好“学习强国”、三晋先锋、好干部在线等学习教育平台,使其真正成为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能量源泉,全面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上来。三是引导党员干部讲奉献、勇担当。把党建学习取得的成效,转化为满腔的拼搏热情、昂扬的奋进斗志、强大的工作动力,用实际行动诠释市场监管“铁军”精神。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局在职党员和广大干部职工无惧无畏、勇毅前行,全力守护百姓生命健康安全,当好人民群众的市场监管“卫士”。
(二)坚持防疫常态化,共筑市场安全防线
为有效防范疫情传播风险,我局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成立工作专班,积极投入疫情防控一线,行动中紧紧围绕“消费安全、保质稳价”的目标,采取“宣传动员、督促指导、提醒告诫、投诉受理、执法检查”等方式,重点对农贸市场、饭店餐馆、药店等领域开展多方面、全方位、无死角监管。严格督促市场主体落实主体责任,主动申领张贴“山西场所码”,落实通风消毒、佩戴口罩、体温检测、“三码”查验、进入人员三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密集场所活动人员保持一米安全距离等防疫措施,对餐饮行业重点人员进行48小时核酸筛查异常预警;严格执行进口冷链食品“总仓”管理、“一退两抗”药品实名登记销售和药店哨点监测预警制度,同时做好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确保市场监管领域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共检查市场主体12274家次,抽查顾客14920余人次,责令立即整改356家,先后对340家因防控措施落实不力的市场主体责令停业整顿。
(三)坚持监管精细化,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为保证全县人民吃得放心、用得放心、购得放心,我局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多措并举开展各类专项行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整改为目标,监管更为精细化,经营更为规范化,使市场更安全,消费更放心,人民更幸福。
食品监管方面:深化开展“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多领域开展肉品生产经营质量安全、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违法行为、食醋生产销售领域、粮食加工品质量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分时段抓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中高考期食品安全检查专项工作、强化校园周边餐饮安全检查;紧抓中秋节点,集中整治商品过度包装、“天价”月饼和蟹卡蟹券等问题;多链条开展对连锁餐饮企业、网络餐饮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入网餐饮经营门店、校园食堂和供餐单位的监督检查,共发现风险隐患26个,完成处置26个,立案查处1户,罚没款2000元。完成县级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抽检1040批次,实际完成抽检 1043批次,不合格21批次,完成政府网站信息公示6期。同时,对用作食品经营性自建房开展“地毯式、全方位、无死角”排查,建立台账,积极履行市场监管工作职能。对于发现用作食品经营的自建房存在安全隐患的,及时将情况通报给住建部门,配合做好后续处置工作,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共办理隐患问题13条,均已下达通知书,责令其停止经营活动,变更经营场所。
“两品一械”监管方面:一是做好药品安全监管工作,采取“过筛子”办法,对全县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开展监督检查;二是对12家医疗器械经营单位和7家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开展监督检查,重点对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隐形眼镜等进行了检查,净化了医疗器械市场。三是深入开展化妆品专项整治行动和美容美发机构违法违规经营使用化妆品专项整治行动,对8家发现台账管理不到位的经营使用单位下达整改通知书,均已整改到位。四是深入开展“两品一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百日行动,累计对74家“两品一械”使用单位进行了检查,立案1起。
特种设备监管方面:为有效保障全县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我局始终围绕严守特种设备安全底线,强化宣传引导,严格监管执法,以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聘请第三方专家团队,以更专业的检测能力促进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工作有效开展,稳步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2022年,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县800余台电梯、11家危化品企业、75家使用压力容器企业、13家气瓶充装单位、9家起重机械使用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督促企业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同时重点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现场指出处置措施,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并对问题企业开展“回头看”,确保企业完成整改,消除隐患。立案3起,罚款21万元。
产品质量与标准化方面:一是深入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对危化品、防爆电器、电线电缆、食品相关产品等重点工业生产企业专项检查,对农资产品生产销售领域、机动车检测行业、消防产品质量安全、全县计量标准单位开展专项整治。二是对生产销售的农资产品、建筑材料砖块、车用燃油、煤炭产品、危化品、灯具、儿童学生用品、购物袋、电器等20类产品质量进行专项抽检93批次。与工信局、交警队、运管所开展电动车及货车非法改装专项联合检查。三是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全县已有156项现行有效的产品标准在“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进行了公示,今年新增23项产品标准,产品涵盖了化工产品、工业品、金融服务及新材料等数十个种类,山西仙堂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市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验收通过。
信用监管方面:一是完善经营异常目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对2021年未年报的569户企业、18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659户个体工商户列入异常名录。二是创新宣传方式,开展年报工作。2021年度年报企业3919户,年报率86.15%。针对未及时年报的市场主体,致力于帮助企业优质发展,在企业补报年报后,按照规定移出异常名录,共移出异常名录企业133户,个体工商户165户。针对僵尸企业和长期不经营企业主动介入,宣讲政策,协助负责人办理注销手续。
价格监管方面:开展对县域范围内粮油价格浮动监测工作,选定具有代表性的12个价格监测点,密切关注市场价格波动和价格舆情,加大对重点时段市场价格的监管;集中开展供水供电领域涉企违规收费集中治理和清理规范转供电领域收费行为专项行动,对全县供水公司、供电中心营业所等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同时对煤炭价格、教育收费、医疗卫生领域收费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立案3起。
(四)坚持发展长效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2022年,共开展内部双随机抽查15次,涉及455家市场主体,完成省局和市局派发双随机抽查12次,涉及105家市场主体,发起部门联合抽查66次,涉及1327家市场主体,并及时将抽查结果进行公示。督促完成“互联网+监管”系统信息补录工作,努力做到执法行为和监管行为“应录尽录”,2022年度共完成22604条日常检查信息的补录。
二是稳步推进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厚植知识产权发展氛围;精准服务知识产权高新企业;推进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坚持监管与打击并举,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查处侵犯商标专用权案件1起,查处“冰墩墩”侵权案件4起,共计罚款17.8万元。
三是大力推进综合监管和柔性执法。坚持“教育为主、预防为先”的原则,正确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努力让执法监管变得有“温度”。2022年,共办理柔性执法、自由裁量案件5起,达到了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目的。
四是进一步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督促清理涉及市场主体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存在影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进行评估,并及时公开。共处理违反公平竞争问题6起,及时督促相关单位整改到位。
五是进一步维护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传销行为、侵权仿冒、违法商业广告、违法销售奥运吉祥物、非法网络交易等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大力开展养老诈骗专项整治行动,聚焦社会反映强烈的涉老“食品”“保健品”等领域涉诈问题隐患,着重对辖区内保健品店、理疗店等进行摸排检查,检查其是否存在虚假宣传、是否夸大产品功效、是否建立健全进销货台账等行为,同时加强与公安、检察院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共同推进养老领域行业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截至目前,共接到转办线索3条,立案查处1起涉嫌养老保健食品虚假宣传案件,罚款25000元。
六是全面落实惠企惠民政策。积极开展“治理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专项行动,认真贯彻落实有关价格收费扶持政策文件精神,着力推动各项降费政策落到实处。
七是积极落实主体倍增工程。一是监管人员下沉一线,主动出击,发放《个体工商智能审批操作流程》,手把手精准指导个体工商户办理营业执照。针对个体工商户融资难、发展难现象,采取精准指导和资金帮扶,“双管齐下”助力个体工商户发展壮大,全年完成批发和零售业(个体工商户)净增数1853;住宿和餐饮业(个体工商户)净增数1215,超额完成计划净增数。二是持续精准指导“个转企”,对重点扶持的个体工商户开展摸底调查和跟踪服务,多次召开“个转企”宣讲会,确保将政策落实到位;同时提升便利度,设立“个转企”业务咨询、指导办理等“绿色通道”,联合县行政审批局开通审批“快车道”,推行许可审批一体化机制,简化审批材料办理。2022年共指导帮扶“个转企”300余户,实现从“个体户”到“企业家”的华丽转身。
(五)党建引领促进非公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指导非公企业切实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以“党建强、发展强”的目标,以“建得起、稳得住、见实效”为原则,结合支部实际情况,着力把党性强、业务精、热爱党务工作、懂经营会管理善协调的党员出资人或中高层管理人员选拔到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从熟悉党务、使命感强、文化素质较高的年轻人在选优育强党务工作者,同时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强化对党员发展工作的考核力度,健全队伍规范化管理,全面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导践行社会责任,强化使命担当意识,有效延伸党建领域,完善制度扩大覆盖,确保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稳步提升。
2022年,我局共查办行政处罚案件226起,其中普通程序69起,简易程序157起;没收7.78万元,罚款94.89万元,共计102.6万元;移交公安机关涉嫌犯罪案件5起。共接到投诉举报782件,已办结731件,办结率93.48%,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3万元;12345政务服务热线转办161件,办结率100%。
二、2023年工作打算
1.持续加大食品药品监管,营造食药安全环境。
对全县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批发经营业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开展食品经营风险分级管理;积极开展食品抽检、快检工作,完成食品安全完成食品安全抽检1260批次,其中食用农产品945批次任务;全面实现全县各类学校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持续推进大型餐饮服务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工作,加强对校园周边的食品监督检查。开展药品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药品经营秩序;开展医疗器械经营使用环节专项检查;加强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专项检查。
2.持续加大特种设备监管,保障企业生产安全。
持续深入开展电梯、锅炉、压力管道、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索道等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大整治活动,督促企业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双重预防工作机制,重点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继续聘请第三方专家团队开展监督抽查计划,确保企业生产安全。
3.持续加强公平竞争监管,维护市场公平有序。
持续开展无照经营查处、重点领域价格监督检查;打击商标专利侵权、假冒伪劣商品、传销、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组织实施对合同、广告行为的监督管理;协调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加强企业信用监管、网络监管,强化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依法受理和处理投诉举报。
4.持续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推动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
持续做好产品质量监管,继续开展产品质量抽检,重点对车用燃油、煤炭、农资、环保型产品、食品相关产品、建筑原材料、学生用品、日用品等重点领域产品开展抽检;强化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加强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进一步加强强制认证产品和自愿性认证审核活动的监管;进一步督促企业积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培育发展团体标准;积极开展重点领域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和标准化企业创建工作。
5.持续创优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
继续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引导企业知识产权专利申报;协助解决企业在提升产品质量、执行产品标准、改进检验方法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认证认可便利服务,为企业申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做到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
6.持续开展非公经济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组织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健康发展。
继续加强非公企业“两个覆盖”工作,不断夯实非公企业党组织阵地建设,壮大党员队伍并加强党员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不断融合,打造更多的非公党建品牌。
7.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8.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