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3-25155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3-02-27 |
发文机关:襄垣县文化和旅游局 | 主题词: |
标题:襄垣县文化和旅游局关于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打算 | |
主题分类:文化 | 发布日期:2023-02-27 |
现将我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打算的报告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重点指标
深入开展“五个一批”文化惠民活动。2022年,按照省文旅厅、市文旅局关于年度目标任务要求,组织35支乡村群众文艺队伍开展活动1050场,40个乡村文化带头人开展活动480场,13个乡村文化能人艺人开展活动156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0%。组织县秧歌剧团开展“免费送戏下乡”演出300场次,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0%。
(二)重点工作
1.开展惠民活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精心创作编排移风易俗题材类作品襄垣鼓书《彩礼泪》,廉政文化题材类襄垣秧歌小戏《订婚》、戏曲《九品巡检》,录制了音乐快板《众手托起艳阳天》。组织开展了“周末戏曲专场”活动,通过抖音、快手、文化馆直播平台等方式进行线上直播演出。开展了2022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2022年社科普及周文艺演出及残障人士说唱艺术展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文艺演出76场次。组织参加了2022年长治市群众文化活动乡村村晚大比拼、威风锣鼓大赛、戏曲票友大赛、旗袍秀大赛等4项文化赛事,并取得了优异成绩。精选优秀节目参加了长治市深化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文艺演出。持续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22年新增读者635人,图书年流通册次90000余册。4月23日,组织我县280余名读书爱好者参加山西省图书馆 “书香三晋 文化山西”世界读书日全民线上阅读大赛。通过持续开展公共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2.深化文旅融合,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谋划制定“登仙堂山、感受法显精神,游襄缘花海和东湖,体味夏日浪漫”两条主题旅游线路。组织参加侯堡镇康养特色小镇项目规划相关会议,做好配合服务工作。强化旅游宣传推介,在长治市各重点小区、楼宇、商场卖场投放襄垣旅游宣传电梯广告共计500余部。组织拍摄了“5•19”中国旅游日“我是旅游人”宣传片和中国公民文明旅游公约公益宣传片。深入襄缘花海景区,采用“音乐+旅行”形式,举办了“唱游三晋”原创音乐推广活动。指导仙堂山景区,推出森林萌宠乐园互动项目,“五一”、“国庆”等重点节假期间,县文旅局组织文化志愿者80余人次,深入景区开展疫情防控和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指导襄垣县宝坻山庄申报创建长治市“太行山居”。
3.加强文物保护,强化非遗传承发展
制定、出台了《襄垣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通告》(襄政通〔2022〕1号)文件。组织召开了低等级文物保护工作推进会,完成543处低级别文物、213件石刻文物和抗美援朝不可移动文物的普查、申报工作。开展市级文保单位遴选申报工作,4处文保单位进入推荐名单。开展山西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推荐申报工作,推选第二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单位66处,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147项175件。完成仓上三教庙、崔村龙王庙等10处抢险修缮工程。强化非遗传承保护,开展非遗“进校园、进农村、进景区”活动180场次。组织我县4名非遗传承人参加第四届长治市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活动。其中赵志清和李留庆被授予“长治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组织编排襄垣鼓书《全民防疫 守护家园》《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历史文化》等曲目。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襄垣鼓书国家级传承人王俊川)抢救性录制共10期20余小时。对火烧(红脸烧饼、嘉圪拉)、申记刀、襄垣民间剪纸等非遗项目进行记录拍摄保护。
4.开展综合治理,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安全工作方针,开展了综合治理工作,实现了全年无群体性闹事、无治安案件、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责任事故。强化依法行政,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严格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规范执法。组织全体执法人员集中学习了每期的“行政执法”大讲堂。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对10家文旅经营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认真开展了文化市场投诉举报处理工作,全年共计接待处理投诉14起,已全部办结。开展了非法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排查整治工作,完成县域播出机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换证工作,做好了6次重要时间节点安全播出工作。按要求开展了疫情防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养老诈骗、扫黑除恶、电信诈骗、禁毒宣传等活动及专项督查。实施了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倍增工作,新发展文化旅游类市场主体43家,完成年度增长20%的工作任务。鼓励、倡导30家文旅个体工商户按要求转企。组织文物核查组,开展地上不可移动文物现场核查77处。配合县“扫黄打非”办,对出版物市场、印刷企业开展执法检查,积极维护我县意识形态安全。
二、2023年工作打算
(一)重点工作任务
1. 推进公共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依托基层公共文化阵地,指导编排秧歌、鼓书等优秀文艺作品,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做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深入实施“五个一批”文化惠民工程。
2. 实施非遗保护和传承发展。持续实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遗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文创产品和演艺作品。
3. 强化广电、文旅市场监管。实施广播电视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整治行动,做好重大敏感时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任务。持续开展文旅市场监管,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打造平安文旅市场。
4. 开展地下文物考古调查和勘探发掘。组织文物核查组,持续开展建设项目地上不可移动文物核查。
(二)重点工程项目
1. 新建博物馆项目。以历史文化、文物保护、陈列展览、科学研究和教育培训为主要内容,综合应用科学元素和环保节能材料,严格按照消防安全及干燥、温湿度、避光通风等要求进行设计建设。按照《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标准,结合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按中型馆标准进行建设,同步建设应急广场、停车场、公共厕所及附属设施建设。总投资11000万元,资金来源为县级资金。
2. 编制候堡镇康养小镇总体规划。总投资200万元,资金来源为县级资金。
3. 文物保护项目。对一批濒危文物古建实施维修、加固等基础性保护措施。总投资200万元,资金来源为县级资金。
4. 智慧阅读惠民工程。运用新技术,在全县范围实行免押金图书借阅,实现全县图书馆总分馆(基层服务点)纸电一体化图书资源服务,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使读者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享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建设地方文献数字化服务平台,方便广大群众在线查询各类本土地方文献资源,让地方文献资源在经济建设、政策制定、特色推介、家乡教育等环节充分发挥其应有价值。总投资150万元,资金来源为县级资金。
(三)重点改革事项
推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完成《襄垣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实施文旅产业“3+X”行动做优三产。指导东湖公园创建国家3A级景区,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组织策划襄垣县2023年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举办“开锅扯面”技能大赛暨地方特色食品节、网红大赛、摄影大赛等宣传推介活动,打造“湖光山色 • 花漾襄垣”旅游品牌。
(四)重点民生事业
完成年度免费“送戏下乡”惠民演出300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