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3-30929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3-06-15 |
发文机关:襄垣县文化和旅游局 | 主题词: |
标题:对互联网文化单位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 | |
主题分类:文化 | 发布日期:2023-06-15 |
《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2003年5月10日文化部令第27号发布、2004年7月1日文化部令第32号修订 ,2011年3月18日文化部部长蔡武签发第51号令,正式发布新版《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其中增加对网游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等规定,并对部分违规情况加大处罚力度。新规定4月1日起施行,原规定同时废止。2017年12月15日发布的《文化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部门规章的决定》(文化部令第57号)对《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进行了修订。
第十六条 互联网文化单位不得提供载有以下内容的文化产品:
(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
(五)宣扬邪教、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十)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十七条 互联网文化单位提供的文化产品,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的,互联网文化单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十八条 互联网文化单位应当建立自审制度,明确专门部门,配备专业人员负责互联网文化产品内容和活动的自查与管理,保障互联网文化产品内容和活动的合法性。
第十九条 互联网文化单位发现所提供的互联网文化产品含有本规定第十六条所列内容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提供,保存有关记录,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报告并抄报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