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3-07718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2-07-07 |
发文机关:襄垣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 | 主题词: |
标题:襄垣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 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 |
主题分类: | 发布日期:2022-07-07 |
襄垣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
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我局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不断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坚持动态调整、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持续提升防控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精准性,牢牢守住襄垣阵地。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扎实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一)严把四大关口,织密织牢外防输入网
一是严把交通卡口关。优化疫情防控检查流程,对7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严格落实“落地核酸+点对点转运+精准赋码+隔离管控”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措施;对7天内有病例报告但尚未调整风险等级的第一落点进行核酸采样,“点对点”转运,进行赋码。“点对点”转运专班负责襄垣东站、襄垣高速口、王村高速口、襄垣火车站、长治东站、长治南站、长治机场入(返)襄人员的转运。专班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对需转运人员严格实行闭环管理,做到了政策清、权责明、机制顺。自5月5日以来,共转运2102车次3795人。二是严把人员筛查关。将市疫情防控办推送大数据、主动排查和卡口推送数据三个渠道有机结合,查漏补缺,确保所入(返)襄人员全部纳入管控。截至7月6日,累计排查信息63765条,重点地区来人14989人,集中隔离1497人,居家隔离6681人,健康监测6811人。目前仍有集中隔离1人,为北京返襄密接人员,已无居家隔离人员,“3天3检”的人员已全部完成规定的核酸检测频次。三是严把保通保畅关。设置疫情防控专用通道,修建金亿祥停车场用于外来货运车辆第一落点防疫检查。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及时调整政策,优化流程,大大缩短大货车司机入襄离襄时间。四是严把高校学生返襄关。严格按照省疫情防控办的防控措施要求,各镇主动与返襄学生提前沟通对接,为其讲解当前疫情防控政策和我县隔离点情况。各隔离点为返襄学生配备专门工作人员,了解学生需要,配齐桌椅等基础设备,进一步优化隔离环境,满足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让大学生体会到“回家”的温暖。
(二)全面核酸检测,织密织牢核酸采样网
一是科学设置便民核酸采样点。根据市疫情防控办《长治市常态化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按照“就近便民、分散布局”的原则,全县共设置82个便民核酸采样点,其中县城设置27个便民核酸采样点,农村设置55个便民核酸采样点,做到设点布局全覆盖,形成社会面核酸采样网格化管理。二是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统筹全县各类医疗机构资源,积极开展社会资源招募,组织村卫生所(室)、个体诊所、门诊部、医务室、爱心协会等162人进行专业培训后充实到各采样点,有效缓解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采样工作和救治工作的矛盾。三是提升核酸采样保障能力。露天广场新购置了8个采样亭,依托工会设立的爱心驿站2处,宣传部设立的“学雷锋服务站”2处,社区卫生所3处,大药房1处,就近办公场所10处,学校3处。除学校的临时采样点外,其余全部配备了空调,为采样人员提供了比较舒适的工作环境,有效保障了采样工作的顺利进行。自5月20日开展采样工作以来,截至7月6日共采集核酸183.3万人次。
(三)推进疫苗接种,织密织牢免疫屏障网
坚持把“一老一小”疫苗接种工作作为共筑免疫屏障的关键,全力以赴提高接种的覆盖率。一是领导高度重视。连续召开4次专题会对加快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进程进行研究部署。分管疫情防控的副县长赵楠楠每日召开调度会,通报接种情况,对接种任务完成率排名靠后的单位进行点名,并就次日各镇、各系统每日需完成的接种任务进行安排。二是建立未接种台账。各镇与所属地派出所将60岁以上的户籍人口信息全部导出,各系统通过人社局退休人员社保基金名单逐个找人,排查建立未接种人员信息台账。三是压实责任,逐一销号。镇政府组织力量逐人核对查找,行业建立本系统通报机制,各单位指派专人负责,逐一了解未接种详细情况,逐人销号。四是推进加强针接种进程。招募大学生志愿者,通过电话方式对时间到期应接种第三针的人员进行温馨提示,提醒群众及时接种加强针。五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格员上门做工作,融媒体公众号宣传等方式,积极开展正面引导,打消疫苗接种副作用疑虑。全县60岁以上人群共有49422人,死亡及无法联系3132人,目前在我县共46290人。截至7月10日60岁以上老人接种第一剂43051人,完成率92.78%,全程接种39220人,还需完成3349人,完成率87.16%;3-11岁全程接种23589人,完成率99.49%;加强免疫接种141457人,完成率103.25%。
(四)紧盯重点环节,织密织牢末端防控网
一是强化核酸查验。对进入党政机关单位、公共场所、学校等重点场所人员查验五日内核酸报告。市场防控专班牵头成立由市场、文旅、卫生、城管、商务执法队伍人员组成的督查组,对核酸查验进行督导检查,从5月25日开始截至目前,共检查市场主体2224家,抽查顾客3821人,无5日内核酸阴性检测证明人数144人,责令立即整改115家,停业整顿75家。二是强化行业监管。坚持条块结合,部门牵引,对21个重点部门、54类重点人群进行不定时抽查,发现有不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的重点人员,对相关单位进行关停或约谈等措施。三是强化赋码专班。截至目前全县精准赋码7301条,其中:赋红码2635条,黄码4666条,累计解码3378条;四是加强场所码应用。全县共发放场所码11216个,累计扫码超过1083.6万人次,平均每日扫码9.5万人次。
(五)提升四大能力,织密织牢应急处置网
按照省疫情防控领导组《大规模奥密克疫情应对处置实施方案》要求,坚持“大应急、大联动”总思路,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扁平化、灵敏化、智能化,建立完善了一办十二班的联防联控机制。一是提升应急领导力。完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织构架,按照“1+N”要求,县疫情防控办制定综合应急预案,各工作专班制定专项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和重点人员闭环管理等安全防护要求,提前做好疫情应急准备。二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组建流调队伍,全县“三公”流调队伍达到169人,分别由公卫90人、公安43人、工信(移动、联通、电信)23人、网格员13人组成。邀请市、县专家对流调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了流调溯源的质量和效率。三是提升基层实战能力。开展应急处置桌面推演,全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12个重点单位就高风险地区人员输入我县发生本地疫情后的处置流程模拟情景进行现场陈述。通过实战演练,进一步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升新冠感染疫情处置应急反应能力。四是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我县目前有县医院、疾控中心、中医院3个PCR实验室,检测能力分别为5500管、3150管、1800管,目前全县日核酸检测能力为10450管,按照市疫情防控办文件要求还有9850管差距。五是提升隔离点房间储备能力,全县共有10个集中隔离点,储备隔离房间1621间。投资4300万元的方舱隔离点于5月15日正式启用,目前运行良好,通过了市级专家组现场验收,累计隔离人员302人。
五、下一步打算
1、区域核酸检测能力提升。按照市疫情防控办《关于进一步提升县域区域核酸检测能力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县需扩充检测能力9850管/日,需增加核酸提取仪5台、扩增仪11台等核酸检测设备,预算资金约500万元,县政府常务会已研究通过,正在进行招标采购。
2、负压救护车能力储备。按照市疫情防控办《关于进一步提升负压救护车能力储备的通知》要求,我县需扩充增加负压救护车4辆,预算资金约180万元,县政府常务会已研究通过,正在进行招标采购。
3、持续推进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各镇要组织专班力量逐人逐户上门做思想工作,同时县直各事业单位积极配合古韩镇对本单位退休职工的思想动员,力争按要求完成接种任务。
4、落实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补助。根据市疫情防控办《关于印发长治市关心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措施的通知》要求,县疫情防控办对襄垣高铁站、襄垣火车站、襄垣高速口、金亿祥停车场、王村高速口等卡口值班工作人员;疫情防控卡口带班的县处级、科级领导干部;卫健、公安、交通、疾控、基层社区等除卡口值班外的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团县委组织的志愿者;县疫情防控领导组临时安排的参与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摸底。依据市疫情防控办文件规定,按照实际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天数,3月底前已发放补助112万元。4月1日至6月20日约1.2万人次,共需发放补助资金180万元,县政府常务会已经研究通过,各单位正在整理值班明细,近期将发放到位。
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九版)》培训。按照省市疫情防控要求,计划近期组织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九版)》培训工作。
襄垣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
2022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