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3-03452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3-01-09 |
发文机关:襄垣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 | 主题词: |
标题:关于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 |
主题分类:卫生体育 | 发布日期:2023-01-17 |
襄垣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
关于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及《襄垣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坚持依法行政,勤奋务实,开展法治宣传,丰富法治教育,全力打造良好的法治环境。2022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建立普法责任制
一是局党组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并成立普法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将局法规股确定为普法工作专门办公室,全面负责普法工作的日常事务,明确相关科室具体职责分工,为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健全完善了例会学习、集中学法、宣传教育、公开公示等工作制度,聘请了法律顾问。把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卫体目标责任管理,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同奖惩。
(二)加强学法用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建立和实施会前学法制度,规定局党组会议、局务会议、每周例会均进行会前学法。二是积极组织开展法治培训学习。党组中心组集中学法4次,支部每月集中学法1次。进一步提高了工作人员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文明执法的水平。三是组织对全县医务人员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专题培训。四是利用卫生宣传日活动开展了《中医法》《计划生育条例》等宣传活动。以普法主题纪念日为契机,与其他业务科室合作,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在法制宣传日、主题纪念日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同时,通过单位大厅的LED显示屏滚动播放了法制宣传标语。系统各单位也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为卫体系统各项政策法规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深入推进卫体依法行政工作
一是编制了行政审批事项服务指南和流程图,并及时公布于县政府网站,便于群众办理业务;二是建立了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机制,认真梳理本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制定并公示了《行政执法公示实施办法》、《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实施办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四是我局具体承办的政务服务事项共6类47项,其中行政许可1项、行政确认14项、行政奖励16项、其他权力12项、行政给付3项和行政裁决1项。
(四)实行政务公开,强化监督问责
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深化政务公开,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完善行政问责和绩效管理制度,健全民主评议制度。
(五)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保障良好法治环境
(1)各类机构监督检查工作
完成日常监督医疗卫生机构359家、传染病防治347家、公共场所监督单位259家、学校卫生65家、放射卫生14家、职业卫生30家、生活饮用水3家、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中心1家、单采血浆站1家。
(2)网络监督平台信息上报工作
2022年,我县网络直报监督覆盖率99.62%。其中:公共场所245户,覆盖率100%;生活饮用水3户,覆盖率100%;学校卫生55户,覆盖率100%;放射卫生11户,覆盖率100%;职业卫生30户,覆盖率90%;医疗卫生345户,覆盖率100%;传染病347户,覆盖率100%;血液安全1户,覆盖率100%;计划生育3户,覆盖率100%。
(3)双随机工作
省抽双随机监督任务共七个专业55户,任务完成55户,完结率100%;协同县教育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县抽双随机学校30户;同第三方检测机构完成“双随机”检查3所学校,并及时进行了网报。
(4)案件查处
共查处案件15起,其中警告13起,普通程序2起,处罚金额7500元;受理投诉举报案件6起,并在有效时日内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人。
(六)绷紧思想之弦,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我县将一半的力量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卡口由县处级领导全天24小时带班,同时配备科级干部协助处理卡口应急突发事件,增派卡口检查力量。县长多次对重点工作亲自部署,不断完善平急一体化指挥体系,优化组织系统,坚持以“快”为要,组建了应急采样小分队和流调应急小组,每天4组采样组和2组流调应急组处于备战状态,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应急采样队伍和采样车辆可于20分钟内集结完毕。
一是科学设置核酸便民点。我县共设置83个便民核酸采样点,其中:县城设置27个便民核酸采样点,农村设置56个便民核酸采样点,做到设点布局全覆盖,形成社会面核酸采样网格化管理。设置24小时采样点3个,满足一般人员“三天一检”、重点人员“一天一检”的需求。社会面核酸检测严格落实“三天一检”,村(社区)建立常住人口台账,每三天进行一次比对,对未按要求参加核酸检测人员进行赋码管理。二是提升核酸检测能力。11月底我县新增核酸检测设备已到位,在原有17600管的检测能力基础上增加了9000管。目前我县日检测量为26600管,其中县医院9900管、疾控中心6800管、中医院9900管,可在24小时完成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另外,我县已新建县中医医院PCR检测实验室,建设面积约300平方米,增加设备后日检测量可达到40000管。三是采样人员储备充足。我县目前储备采样人员736名,其中:县医院120人、中医院50人、妇计中心40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66人、北大医疗潞安医院120人、其他医院40人。全县共有辅助人员76人,可以在4小时内完成一轮次核酸采样。四是增加核酸检测人员。我县现有核酸检测人员51人,其中新增检测人员24名。
(3)守好外防输入关口
一是严把人员筛查关。将市疫情防控办推送大数据、主动排查和卡口推送数据三个渠道有机结合,查漏补缺,确保所入(返)襄人员全部纳入管控。截至12月5日,累计排查信息148729条,排查到人员42527人,其中:集中隔离3138人,居家隔离11376人,健康监测17064人。目前有集中隔离0人,居家隔离2276人,健康检测134人。二是交通场站、公路卡口闭环管理。我县交通场站、公路卡口严格按照市疫情防控办文件要求,对所有入(返)襄人员严格执行落地核酸检测,对高风险区和有外溢风险地区的入(返)襄人员严格落实“落地核酸+点对点转运+赋码管理+分类管控”全链条闭环管控措施。三是停车场建立“白名单”制度。我县金亿祥停车场严格执行货车专用停车场查验制度,建立白名单制度,落实保通保畅要求,所有大货车实行ABCD四区划分管理,A 区专用于停放白名单企业货运车辆,经企业驻场服务点工作人员确认后,司乘人员核酸检测后无需等待结果,快速通行,即采即走即追。截至目前共申请企业白名单130余家,发放通行证11821份,有效保障了货物运输畅通。四是实行处级领导带班制度。我县共设有襄垣高速口、王村高速口、襄垣高铁东站、襄垣火车站、长治东站五个疫情防控检查站,全面实行处级领导带班、正科级干部值班,一天两班倒,12小时工作制度,主要协调解决卡口遇到的特殊情况,及时解决相关问题,保障卡口车辆正常有序通行。
(4)全力做好集中隔离点建设和储备工作
按照每千人储备60间隔离房间的要求,我县需储备1560间,实际储备集中隔离点10个,房间1621间;按照医务人员与隔离对象不低于2:50的比例需储备医护人员64名,实际储备68人。目前正在使用914间,其中,方舱隔离点500间、襄矿集团盛丰镁业职工宿舍74间、襄矿集团泓通公司职工宿舍340间;24小时可以启用167间,其中,襄垣宾馆50间、花垣湾主题酒店18间、金鑫宾馆99间;48小时启用540间,其中,大平煤业公司职工宿舍95间、金海大酒店131间、石泉煤业公司职工宿舍242间、潞安安全培训中心72间。
(5)紧盯重点环节,强化信息化管理
一是强化核酸查验。对进入重点场所人员查验五日内核酸报告。成立市场防控督查组,对核酸查验进行督导检查,从5月25日开始截至目前共检查市场主体7732家,抽查顾客13116人,无5日内核酸阴性检测证明人数405人,责令立即整改229家,停业整顿98家。二是强化行业监管。坚持条块结合,部门牵引,对全县20个行业22类重点人群进行了全面排查,累计排查重点人员43803人,并全部录入重点人员筛查系统,进行常态化信息核查、核酸结果比对等数字化管控。针对长期未按规定频次进行核酸检测人员,采取赋黄码管理。三是强化赋码专班。截至目前全县精准赋码7383条,其中:赋红码5451条,黄码6146条,累计赋码 11597 条,解码 5655 条。四是加强场所码应用。全县共发放场所码11729个,累计扫码超过2388.6万人次,平均每日扫码9.9万人次。截至12月4日16时人员扫码6.9万人次,“场所码”扫码中发现红码9人次。已全部督促相关镇核实并落实管控措施。
(6)足量储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
按照患者用药需求,我县紧急采购布洛芬100万片、乙酰氨基酚3万片,第一时间精准投放,平价供应市场,零售药店将拆零限量销售。目前我县药品储备充足,能够基本满足群众购药需求。现已向县医疗集团发放布洛芬66万片、乙酰氨基酚2万片,县中医院发放布洛芬5万片、乙酰氨基酚5千片,县妇计中心发放布洛芬2万片、乙酰氨基酚5千片,其余医疗机构、零散发放布洛芬21万片,充分保障了全县群众用药需求。
(7)规范设置发热门诊
一是县医院、县中医院、妇计中心3所县级医院和1所民营医院全部设置了发热门诊,共有发热诊室48间,并配备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24小时开诊。二是全县9个镇卫生院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已全部开始运行。三是12月15日至今,县直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每天接诊约38人,累计461人;其中住院治疗274人、急诊1493人、重症24人、死亡12人。
(8)升级改造亚定点医院
一是亚定点医院情况,我县投资300万元将襄矿集团盛丰镁业集中隔离点改造为亚定点医院,由县人民医院负责,配备了6名医护人员和10名后勤保障工作人员,目前共有338个床位可供使用。二是定点医院情况,县中医院是我县的新冠感染救治定点医院,除透析及少部分需住院治疗的病床位,全部改造用于定点医院救治,全院100张床位,ICU床位总数10张占比10%,还有可扩展床位10张,确保需要时可及时转换使用。
(9)二级医院重症医疗资源储备
一是县人民医院有20个ICU重症床位,占全院床位数的5.7%。投资5100万元的发热病区项目,有负压病房18间36床,还有5间留观室,共41个床位,于2022年12月25日投入运行。二是县中医院改造重症监护单元,设置10个床位,投资200万元的医疗设备正在采购中,预计月底到位。三是县妇计中心设立了1间重症监护室,正在进行改造,预计2023年1月底完成。
(10)老年人疫苗接种方面
11月30日、12月8日、16日、19日国家卫健委连续召开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培训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政府主要领导安排部署,分管领导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切实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各镇、各社区建立未接种人员信息台账,了解未接种详细情况,逐人销号。全县60岁以上人群共有45565人,其中60-79岁41785人,80岁以上3780人。截至2023年1月2日,60-79岁人群接种第一剂41532人,全程接种39724人,完成率96.66%,加强免疫31608人,完成率82.97%;80岁以上人群接种第一剂3736人,全程接种3004人,完成率87.38%,加强免疫1385人,完成率52.21%。各医疗机构设立了老年人通道、各镇制定了一辆流动接种车,永惠社区和永安社区设置为临时接种点。共开展2次业务培训,对45名接种人员开展接种禁忌判定培训以及规范接种培训。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争议处理机制,建立老年人接种红黑榜。我县已经将疫苗接种纳入各镇绩效考核,对于市卫健委下达的接种任务,我们按照任务数及疫苗数统筹安排各镇接种时间,由镇政府找人、行业主管部门动员、卫生系统打苗,确保如期完成接种目标。
(七)落实惠民政策,办好各项民生实事
(八)多措并举,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印发海报、融媒体发布疫情防控知识、喇叭广播和发送宣传资料等途径宣传,多形式、多渠道,线上线下联动,做实做细疫情防控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使疫情防控知识深入人心,群众防控意识明显增强。二是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加强医养签约合作。全县5个养老机构,20个日间照料中心与周边卫生院和村卫生所签订了《医养签约合作协议书》,定期开展巡诊和驻点医疗服务工作,县中医院、9个乡镇卫生院开展了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目前古韩镇大黄庄村已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三是倡导全民健身理念。加快我县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步伐,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免费开放大型体育场馆,提供便民惠民服务。
(九)深化县域医改,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我局在普法依法工作中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我们也能清醒地看到还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做得还不够好,主要表现在学习时间不够,学习内容不精,学习领悟不深,读书笔记记录不详细。二是宣传专栏办得不够好,没有继续办好法制宣传专栏。 三是基层卫技人员短缺问题未根本解决;基层医技水平仍需提升;医疗救治能力仍需加强等。
三、下步工作措施
今后,我局将继续做好普法工作,首先是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特别是对全局领导干部法律法规学习教育,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其次是办好法制宣传专栏,围绕工作重点有目的地宣传好相关法律法规。
(一)业务工作。按照省、市年初制定的监督检查任务,涵盖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职业放射卫生、医疗服务市场监督、打击“两非”、中医诊疗监督管理、打击非法采供血和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等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和各类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按上级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并总结上报。
(二)服务大型活动、重要会议等工作。按上级要求,安排工作人员全力服务两会、中高考、大型体育赛事等重要活动的卫生监督检查,确保活动期间辖区内的公共卫生安全。
(三)严格责任追究制。按照年初与各科室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落实执法责任制,定期开展巡查。
(四)加强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正确就医。安排人员定期到集贸市场发放医疗法规及医疗知识宣传材料,现场解答有关法律知识,让群众了解无证行医的危害,树立正确就医意识。
(五)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理念,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的最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密联系实际,全面加强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领导。
(六)进一步凝心聚力、再接再厉,坚决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把保障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满足群众健康就医需求。积极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做好医疗救治工作,扎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