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1236931-5/2018-00143 | |
发文字号:襄政办发〔2018〕31号 | 发文时间:2018-05-09 |
发文机关:襄垣县政府办 | 主题词: |
标题:襄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襄垣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 |
主题分类:农业畜牧业渔业 | 发布日期:2018-05-09 |
各乡镇人民政府、富阳工业区办事处,经开区管委会,县直各有关单位:
《襄垣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行动计划》已经县政府2018年5月9日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襄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5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襄垣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行动计划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起步之年。为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按照省、市农村工作会议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
认真落实省、市农村工作会议暨脱贫攻坚会议精神,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建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为重点,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打造美丽精品示范乡村,发展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探索现代农业发展襄垣新模式,打造美丽乡村建设襄垣新范式,努力走出一条统筹发展、融合发展、全面发展的襄垣乡村振兴之路。
二、主要目标
2018年的主要目标是:“一突破、两提升、三增长”。即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上率先突破;在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和能力带动上显著提升,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保障水平上显著提升;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7%以上,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以上。
三、重点任务及责任分解
2018年,全县将围绕“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重点做好30项工作,其中产业振兴12项,生态振兴8项,人才振兴3项,文化振兴4项,组织振兴3项。
(一)产业振兴方面
优化种植结构,培育特色产业,加快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建设。重点建设林盛果业、夏店大平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2320亩,建设王村镇绿色有机小米封闭示范基地2100亩,建设天下襄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绿色有机小麦封闭示范基地500亩。(责任单位:县农委、有关乡镇)
2.农业龙头企业壮大工程。2018年以林盛果业等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坚持以科技型、生态型、效益型为方向,具体抓好7个建设项目:
(1)林盛果业公司投资1500万元,建设占地1000亩的垂钓园、蟠桃园、桑葚园,完善“晋襄林盛梨”出口设施,2018年11月完工。
(2)山西天下襄农业科技开发公司投资1532万元,建设2000平方米的农耕文化体验园、非遗文化展示厅,2018年12月完工。
(3)襄垣县馨宝农业科技公司投资7500万元,沿漳河两岸、法显大道、环宝峰湖栽植“玉露香”梨树2500亩。馨宝中药材示范基地及加工项目,种植中药材1万亩,建设3000吨中药材加工车间、3万吨有机肥加工厂,2018年12月完工。
(4)山西特卡尔兄弟农业公司投资1100万元,种植2000亩艾草及野菜,建设艾草及野菜加工项目,2018年11月完工。
(5)长治市源生有机农林公司投资1600万元,建设儿童游乐园、500头香猪养殖、休闲采摘观光项目,2018年11月完工。
(6)山西宝达菇业公司投资600万元,新上3000吨叶酸葡萄酱加工生产线, 2018年12月完工。
(7)山西大华宇养殖公司。投资3500万元,建设1.5万头生猪养殖场、800立方沼气、2万吨生物有机肥厂,2018年12月完工。
(责任单位:县农委、县畜牧中心、县物资总公司、有关乡镇)
3.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馨宝农业科技公司在北底乡和虒亭镇新发展“玉露香”梨2500亩;在古韩镇、王桥镇、下良镇、虒亭镇、北底乡新发展以苦参、射干为主的中药材5000亩。晋山红公司在各乡镇发展露地辣椒2000亩;在王村镇、虒亭镇、上马乡等乡镇新发展小杂粮20000亩。(责任单位:县农委、县物资总公司、有关乡镇)
4.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
2018年打造2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1)太长高速襄垣口——马喊村水岸印象——特卡尔特色种养——源生休闲农庄——宝达葡萄采摘园——上马钓鱼风情小镇。
(2)太长高速襄垣口——林盛果业观光园——洛江沟牡丹园——天下襄手工挂面体验园——郄家烟剪纸非遗和泥塑观光园——小垴知青文化园——强计人民公社体验园。
(责任单位:县农委、有关乡镇)
5.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13968亩。其中:县农委在虒亭镇种家岭村、黄楼北村、赵家岭村实施7000亩;水利局在富阳园区大平村、背里村实施2368亩;国土局在夏店镇南邯村、马前头村、董家岭村实施1200亩;农业综合开发办在侯堡镇闫村、邕子村、常沟村实施3400亩。(责任单位:县农委、县国土局、县水利局、县农业综合开发办)
6.畜牧养殖示范工程。投资300万元,打造绿海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存栏肉羊1000只、种羊500只的绿色有机养殖示范园1个。(责任单位:县畜牧中心)
7.农机装备建设工程。加快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总动力达到11万千瓦,完成机械化深松整地作业补贴项目4万亩。(责任单位:县农机中心)
8.新型经营主体壮大工程。今年发展省级示范社2家:襄垣县鲲鹏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位于古韩镇东关村,以小杂粮、挂面销售为主),襄垣县润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夏店镇李家岭村,以菌业种植与销售为主)。发展市级示范社2家:襄垣县源生黄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虒亭镇高崖上村,以小杂粮种植与销售为主),襄垣县富硒丰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王村镇东坡村,以小米种植与销售为主)。(责任单位:县农经中心)
9.农村电商综合示范工程。推行侯堡“沟里人家”、夏店“岭上全谷”、王村“晋香斋”等网上销售方式,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专营店10家。(责任单位:县商务中心、有关乡镇)
10.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工程。“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认证达到13个,认证面积11万亩,主要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责任单位:县农委、有关乡镇)
11.产业扶贫提升工程。围绕发展中药材、油用牡丹、辣椒、黄花菜、米槐、构树等特色产业项目,发展20个特色产业示范村,实现492个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责任单位:县扶贫中心)
12.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实现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责任单位:县农经中心)
(二)生态振兴方面
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环境治理,发展生态产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充分挖掘生态资源、生态资本,让更多的农民吃上“生态饭”“旅游饭”。
1.建设“5+8”美丽宜居示范村。编制《襄垣县美丽宜居精品示范村建设编制规划》,重点打造5个精品村(小垴村、马喊村、强计村、郄家烟村、司马村)和8个示范村(栗家岭村、西山底村、常隆村、建华村、花豹拐村、北姚村、东垴头村、兴庄村)。5个精品村实现“一村一个采摘园、一村一个微景观、一村一个村史馆、一村一个电子商务店、一村五户农家乐、一村十个小菜园”。(责任单位:县农委、县林业局、县文化局、县商务中心、有关乡镇)
2.实施环宝峰湖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紧紧围绕宝峰湖生态保护和上马钓鱼风情小镇建设,将上马乡、虒亭镇涉及的有关村庄列入人居环境改善范围,制定《襄垣县环宝峰湖村庄人居环境改善行动计划》,以整治环境卫生、改善基础设施、绿化美化亮化为重点,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乡村。(责任单位:县农委、县林业局、县爱卫办、有关乡镇)
3.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引深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成果,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模式。率先在5个美丽宜居精品村建立垃圾分类收处设施,在每个村或相近的几个村建设垃圾填埋场,配备专职人员。(责任单位:县环卫中心、各乡镇)
4.积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在5个精品村共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875座。(责任单位:县爱卫办、有关乡镇)
5.实施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将列入三漳省级湿地公园约26000亩湿地确定界桩界碑实施保护;完成环宝峰湖花海及配套防护林带绿化约140万平方米;通过市级造林补贴、市级封山育林、与太岳林局合作等方式实施荒山造林10000亩;实施环180县级防护林项目绿化工程5000亩;实施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8000亩;完成新建8条“四好公路”通道绿化80公里;绿化小垴村、马喊村、强计村、郄家烟村、司马村5个精品村和栗家岭、西山底等8个示范村。(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各乡镇)
6.河道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加快重点河道治理和漳河流域生态修复,2018年完成水保治理面积2.8万亩。(责任单位:县水利局)
7.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年内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化肥使用量增幅控制在0.4%以下,农药使用增幅控制在0.2%以内。完成30万亩秸秆还田、6万吨秸秆发电、2万吨秸秆养殖。(责任单位:县农委、县农机中心、各乡镇)
8.改造升级养殖场废弃物处理设施。改造大华宇牧业有限公司800立方沼气项目1个。力争年内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率达到75%以上。(责任单位:县畜牧中心)
(三)人才振兴方面
坚持以当地农民、本土人才为主体,实施“人才先锋”工程,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人才向农村流动。
1.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严格筛选培训机构,增强师资力量,创新培训形式,年内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500人,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00人。(责任单位:县农委)
2.农村专业人才培养。年内完成培养农业产业技术带头人10名,村级农技推广服务员50名、农业科技示范主体150名。(责任单位:县农委)
3.农民科技大培训。依托职业院校、农广校、农技推广中心、新型经营主体等,完成农民科技大培训10000人。(责任单位:县农委)
(四)文化振兴方面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重塑乡贤文化,涤荡丑陋文化,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1.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018年,全县所有行政村建立“一约四会”和“一墙两榜”,50%的乡镇和行政村制定出台婚丧嫁娶办事标准、程序。(责任单位:各乡镇)
2.开展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融十连十创”活动;开展以“百户洁净家庭”和“星级文明户”评选一系列活动,起到“以一带十、十带百、百带千家万户”的辐射效应。(责任单位:县妇联、各乡镇)
3.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2018年完成夏店镇、侯堡镇、善福乡3个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厘清乡村文化资源,激活文化记忆,传承文脉留住乡愁。(责任单位:县文化局、有关乡镇)
4.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广播电视村村通、基层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乡村文化基础设施。选定12个乡镇、100个村探索开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工作。重点要在5个精品村,8个示范村和后湾水库周边村庄进行试点。(责任单位:县文化局、各乡镇)
(五)组织振兴方面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定落实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实施办法和党支部质量标准体系指导手册,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做好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责任单位:各乡镇)
2.加强“三农”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并村简干提薪招才建制”,实施“村级后备人才培训计划”,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责任单位:县农委、各乡镇)
3.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18年10月底,村集体经济年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0%以上。(责任单位:县农经中心、各乡镇)
四、进度安排
(一)5月中旬前,制定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行动计划,并将年度任务全部分解到各成员单位和项目单位。各责任单位对照具体工作任务,明确目标、时间及进度安排。
(二)9月底,组织“五大振兴”阶段督查,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总结经验,帮助解决问题,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全县。
(三)12月底,对各成员单位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结合平时工作、阶段督查、年终考核和专项督查综合打分,并对各有关部门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通报,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五、推进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建立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责任制,党政一把手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各乡镇(区)、各单位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建立工作台账,量化分解任务,主动对表、积极作为,确保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同时,各单位要加强工作指导,做好协同配合,形成乡村振兴工作合力。
(二)整合资金,多元投入。加大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加强行业内、行业间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发挥县融资担保联盟的融资担保作用,打造“政银担”三方联动担保机制。加大对乡村振兴中长期项目贷款投放。发挥农商银行服务“三农”主力军作用,加快信贷产品创新和优化升级,促进涉农项目融资对接。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大力宣传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生动实践,积极发挥示范引领和典型带动作用,选树一批好的先进典型。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形成全县人民群众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局面。
(四)加强督查,严格考核。将2018年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工作任务纳入各乡镇、各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建立工作信息和进展情况报送制度。全县将组织督查组定期对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进度快、完成好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推诿扯皮、落实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