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1236931-5/2011-12388 | |
发文字号:襄政办发〔2011〕76号 | 发文时间: |
发文机关:政府办 | 主题词: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 |
标题:襄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襄垣县2011-2012年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 |
主题分类:公路 | 发布日期:2011-07-22 |
《襄垣县2011-2012年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襄垣县2011—2012年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
实 施 方 案
为了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公共事业新“五个全覆盖”工程的意见》(晋政发〔2011〕17号)、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指导意见和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施工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晋交重建〔2011〕364号)和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长治市2011—2012年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长政办发〔2011〕69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襄垣县2011—2012年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优质民生工程为理念,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把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建设作为今明两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职能部门牵头、乡镇政府负责、相关部门协作、社会各界参与的方式,整合各类有效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力,务求一年完成既定目标,两年全面完成街巷硬化全覆盖任务,为我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推进“六化”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坚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工程进度相结合的原则,在两年内圆满完成全县尚未实现街巷硬化的237个行政村以及86个新农村重点推进村未完成的街巷硬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工程涉及主街道455公里,巷道445.4公里,通户道51.4公里,共计951.8公里。2011年完成247个行政村,314.248公里主街道,339.438公里巷道,40.087公里通户道,共计693.773公里的农村街巷硬化任务,包括2011年新农村重点推进村22个,覆盖面达到72.9%;2012年完成76个行政村, 140.752公里主街道,105.962公里巷道,11.313公里通户道,共计258.027公里的农村街巷硬化任务,实现全覆盖。
三、建设标准
1、各项目村街巷硬化的建设长度和宽度,以2011年4月下旬填报的《山西省具备条件的建制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数量统计表》和规划设计核实后的数据为建设依据,超修多修部分不列入政府补助计划。
2、路基必须做到路槽处治的深度到位、辗压(夯实)到位,建成的路基必须稳定密实,弯沉值达到设计要求。
3、农村街道硬化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两种结构型式。为便于施工和后期管理养护,尽量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按照3.5 米~5米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最小厚度不小于16厘米;沥青路面面层厚度不小于4厘米(沥青路面的水泥稳定基层厚度不小于15厘米)。
4、农村巷道硬化路面宽度为2米~3.5米,通户道硬化路面宽度不超过2米,路面厚度不小于12厘米。农村巷道、通户道硬化可以采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砖、砌石等多种路面结构型式。
5、对县乡公路过村路段等交通量大、重车多的街道厚度要适当加厚。
四、资金筹措
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公共事业新“五个全覆盖”工程的意见》的要求:街道按照每公里造价20万元测算,巷道、通户道按照每公里造价10万元测算,全县两年总投资约1.4068亿元。除397万元巷道户道人工费用外(巷道户道人工费按每公里8000元测算,实际用于巷道户道的材料补助资金为每公里9.2万元),其余1.3671亿元建设资金按6:3:1的比例,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安排解决。
五、实施要求
本次全县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的建设主体是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项目行政村村委会,乡镇长是第一责任人。相关部门在具体实施中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七统一”:
1、统一规划设计和立项程序。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各村进行分村规划设计和以乡镇汇总。县交通运输局、县农委参与指导审批,县发改局依据乡镇上报的总体规划设计进行立项。
2、统一街道硬化招投标和巷户道硬化实施办法。行政村街道硬化投资在200万元以上的(含200万元),要按规定进行招标;行政村街道硬化投资在200万元以下的,以乡镇为单位,县交通、发改、财政、监察、审计、检察等部门派员组成工作机构,以邀请招标、议标的形式确定施工队伍;水泥混凝土路面中标施工单位必须具备搅拌机拌和、机械振捣、机械切缝的基本条件,沥青路面施工招标必须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巷户道硬化以村为单位,以“一事一议”的形式组织施工。
3、对主要建筑材料统一集中采购。县财政局对农村街巷硬化主要材料水泥要进行政府集中采购,由交通运输局统一调配划拨。
4、统一质量监理办法。街道硬化工程要以乡镇为单位统一聘请专业监理人员,实施工程监督;巷户道工程实行在群众代表中推选监理小组进行质量监督。
5、统一协调有关事项。对在街巷硬化工程建设中涉及到的土地、电力、林木、安保等有关事宜,由街巷硬化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和各乡镇统一协调,妥善解决。
6、统一审计结算程序。工程完工验收后,交通、财政、发改、审计、乡镇五部门联合核定工程量,由乡镇提交县审计局进行决算审计,交通运输局依据审计报告进行补助资金的结算。
7、统一资料建档标准。农村街巷硬化领导组办公室对各种报表要统一制作,文书档案要统一格式,所有资料要统一建档保管。
六、保障措施
要按照“一个加强、两个明确、三个严格”的具体要求,扎实推进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了全县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建设领导组,县长黄福喜同志任组长,常务副县长王守国同志任副组长,县政府办、监察、发改、财政、交通、农业、土地、审计、林业、检察、供电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交通运输局。各乡镇、各成员单位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
2、明确责任分工。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牵头协调做好工程总体规划、招投标、技术指导、质量监督、检查验收工作;发改委负责宏观指导并配合做好工程验收相关工作;财政部门负责配套资金筹措工作,参与工程招投标;农业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新农村建设,配合做好工程建设指导服务工作;土地、审计、林业、检察、供电等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配合做好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建设相关事宜;监察部门负责对工作不力、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倒查追究,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3、明确完工时限。全县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从2011年7月开始,到2012年年底结束。2011年,全县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分三个阶段进行:从7月22日至7月31日为动员部署阶段,本阶段各乡镇要召开动员会,完成规划、设计、立项的报批工作,完成招投标,施工单位人员设备进场到位;从8月1日至10月20日为组织实施阶段,要利用有效工期,克服一切困难,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从10月21日至12月31日为总结验收阶段,由交通部门牵头,组织对各乡镇完成工程进行竣工初验,迎接省市检查验收,审计部门开展决算审计,上级补助资金到位后及时结算。
4、严格工程监管。工程建设中要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强质量保证措施的落实,坚决按照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路基做到稳定平整,排水顺畅;材料做到价格便宜、指标合格;施工做到操作规范、符合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求进度、降成本,使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真正成为富民工程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工程。
5、严格相关制度。建立健全五项制度:一是建立项目建设公示制度。各乡镇必须在项目所属村村委会,设立项目公示牌,公示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和标准、乡村两级责任人、投诉电话等,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要严格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在项目开工前,各乡镇要与项目村签订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三是建立质量监督巡查登记制度。各乡镇、行政村要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建立监督巡查和逐日登记制度;四是要建立每周通报制度。各有关单位、乡镇要按各自职能,落实对街巷硬化工程的管理、监督、检查,领导组办公室每周通报工程进展情况;五是建立奖惩制度。县政府要将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建设列入各乡镇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对进度快、质量好的乡镇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进度缓慢,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乡镇予以通报批评。
6、严格责任追究。对在全县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建设过程中因领导不重视、管理不到位、监督不严格,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任务完不成的行为;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截留挪用建设资金、挤占建筑材料、偷工减料以及其它违规违纪行为,要一查到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