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襄垣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文件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1236931-5/2014-24576
发文字号襄政办发〔2014〕15号 发文时间
发文机关政府办 主题词襄垣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标题襄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襄垣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4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 发布日期2014-03-12

襄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襄垣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4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各乡镇人民政府,富阳工业区办事处,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县直各有关单位: 

  《襄垣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4年行动计划》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襄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312日                     

    

  襄垣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配套改革试验 

  2014年行动计划 

    

  2014年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转型综改建设攻坚年”,也是省市确定的“项目见效年”。根据《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4年行动计划》、《长治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4年行动计划》和《襄垣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3-2015年)》,制订2014年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的总体要求,继续围绕县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的具体部署,坚定“四新”战略目标不动摇,强化“四项基础”不松劲,把握稳中求进主基调,突出改革创新主旋律,攻坚项目建设主战场,力求产业转型大见效、城乡面貌大变样、民生幸福大提升、改革红利大释放、干部作风大转变,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升级,着力打造三晋第一县。 

  二、重大改革 

  1.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户籍落户条件,以稳定居所、稳定职业、稳定经济来源为条件,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健全和落实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保障新落户人员与城镇居民在子女入学、就医、社保、住房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积极推进百人以下下山出沟、城中村改造和压煤村搬迁工程项目。(牵头部门:县公安局) 

  2.继续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民间融资综合服务中心作用,规范民间融资发展。尽快推动农村信用社的改制工作,力争今年完成。鼓励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引导民间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推动企业债务融资,重点抓好襄矿集团、七一集团的发债工作。积极培育后备上市企业,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方式上市。重点抓好山西鑫典投资有限公司、漳江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兴通城市建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各乡镇成立的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类投资公司运营管理,初步搭建起城乡一体的投融资建设平台。(牵头部门:县金融办) 

  3.建立健全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理顺园区与各部门的关系,强化园区管理机构在规划引领、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发展环境方面的职能,进一步明确县工业园区办的职能权限。探索建立企业和项目在各类园区之间转移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牵头部门:县工业园区办) 

  4.深化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深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政府所有收支全面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约束,推行绩效预算。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盘活财政资金存量,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推进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细化预决算公开内容,扩大公开范围,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全面清理规范财税优惠政策。(牵头部门:县财政局) 

  5.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改革,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抓好校长队伍建设,逐步推进“去行政化”改革,大力推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聘任制和教师双向选聘制,实行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提高农村教师、一线教师和班主任的岗位待遇,建立可行管用的激励机制,全面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加快推进教育园区建设,新建10所小学、幼儿园,调整优化学校布局,盘活农村闲置教育资源,抓好农村薄弱学校建设,方便群众就近入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牵头部门:县教育局) 

  三、重大事项 

  1.加快推进园区平台建设。园区是项目的承载平台。要借鉴先进地区“九通一平”和“先地下后地上”的做法,坚持规划先行、优化布局,做到一次规划、整体成型、分步实施、资源共享。重点抓好王桥园区的12公里专用铁路、414公里主干道,富阳工业区的55.6公里区间路,以及配套2座变电站、15公里水网管道、15公里天然气管网、1个污水处理厂、8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和2.5万平方米研发中心、实验厂房等公共设施建设。(牵头部门:县工业园区办)      

  2.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按照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依托富阳工业区,积极引进和培植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低碳环保的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电力储能、清华大学电动汽车镍锰锂电池、机械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等。制定完善优惠政策,建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搭建新兴产业科技孵化平台,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姻合作,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的高端化、多元化、轻量化。(牵头部门:县经信局) 

  3.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要按照“一城三区五镇六十六中心村”的总体布局,以实现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尽快在新城镇新农村建设上走出一条新路,率先建成具有襄垣特色的城镇化范式。重点实施大县城扩容提质工程,着力打造上党北部中心城市。做大城市框架,使城市规划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要做优城市功能,同步推进旧城改造和河东移民安置区开发,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做到成熟一个,改造一个,抓好水电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扩容升级。要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市民素质,提升文明品位,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精细化城市管理机制。要按照“政府主导,统一标准,企业负责,整村搬迁,分期实施,财政托底”的思路,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全县183个采煤塌陷村和压煤村搬迁工程,力争2-3年时间全部搬迁完毕。同时,要继续落实好百人以下村庄“下山出沟”工程,积极探索“政府规划,农民自建,统一配套”的新模式,真正让农民成为城镇化的主体。(牵头部门:县住建局) 

  4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树立正确的招商引资理念,围绕煤化工产业链条,有的放矢进行定向招商、精准招商,坚决摒弃“捡到篮子里就是菜”的陈旧观念;重点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引进一批优质资本、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积极招大引强。对正在筹备的120万吨对苯二甲酸(PTA)、丙烯腈T800碳纤维、三元集团14—丁二醇等项目,要加快前期运作,力争今年前半年上马。同时,再谋划新上5-10个投资2-3亿元左右的产业链延伸配套项目,切实拉长加粗煤化工产业链条,对引进的重大项目实施全程化服务。(牵头部门:县招商中心) 

  5.全面推进环境保护整治力度。要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决不允许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今后所有新上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要切实加大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企业的环境治理和监管执法力度,对现有的环保不达标企业,尤其是浊漳河沿线排污企业,要实施最严格的监管和问责措施,立即整改,限期达标。让襄垣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美。重点抓好古韩东山、北底植树造林;新建的文王大道、富垣大道、张良大道等主干道配套绿化和其他镇区、中心村、交通沿线荒山绿化,力争完成造林绿化7万亩;继续完成东北阳段河道治理工程;抓好污水处理升级改造工程项目。(牵头部门: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环保局) 

  6.大力发展天然气(煤层气)产业。积极编制并上报县域“四气”总体规划,争取尽快通过上级审批。认真落实城镇煤气规划,继续推进上游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强天然气管网铺设和互连互通,大力发展下游用气市场建设。重点实施敷设高中压管线、建立分输站及城市门站建设。县城旧焦炉煤气管网改造,新建县城、工业开发区及重点镇天然气高中压管网、入户燃气管网、天然气储存及调压工程、CNGLNG加气站等。(牵头部门:县发改局) 

  7.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设。要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着力抓好林盛果业、康润农林牧、天下襄、油籽牡丹、潞宝金和生等10个骨干龙头企业建设,大力扶持家庭农场、农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积极探索“龙头+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以地入股”等多种产业化模式,大面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同时,要通过组织劳务输出、扶持自主创业、建设专业市场、发展劳务经济、繁荣商贸服务等多种途径,让广大农民、特别是进城入镇农民,有活干、有业就、有钱赚。(牵头部门:县农委) 

  8.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和事故责任追究,强化企业生产的巡查监管,加大煤矿、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完善社会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健全综治维稳工作机制,充实维稳人员队伍、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全力推进本质安全型县建设,深入开展煤矿、非煤企业、道路交通、危化品、森林防火、建筑施工、食品药品、中小学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整治。(牵头部门:县安监局) 

  四、重大项目 

  1.山西潞安矿业(集团)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该项目由潞安集团投资建设,是国家“十二五”重点攻关、山西省重大转型项目,项目利用煤矿废弃的高硫煤为主要原料,通过全方位的工艺优化及系统集成、将废弃能源变成清洁高效能源和精细化工产品。建设规模为:150万吨/F-T合成油品精制、30万吨/年焦油加工和108MW余热发电。项目总投资318亿元,占地5100亩。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1亿元,利税21.8亿元。工程于20123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83亿元,2014年计划完成投资80亿元,预计201512月完工。  

  2.山西中云芯材料有限责任公司20万吨高性能冷轧取向硅钢项目。该项目由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冶集团控股,建设规模为年产20万吨高性能冷轧硅钢产品。主要建设包括活性石灰、KR脱硫、顶底复合吹炼、RH真空处理、大型板坯连铸机、电磁搅拌、热连轧机、硅钢板坯加热炉等。总投资46亿元,占地850亩,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6亿元。工程于20135月开工建设,2014年计划完成投资6亿元。一期工程预计20148月建成投产,二期工程预计201512月建成投产。 

  3.襄垣七一鸿达煤基多联产项目。该项目由七一集团和鸿达煤化公司合资建设,该项目由500万吨焦化、180万吨甲醇、60万吨烯烃三大项目组成,主要是依托焦化企业生产的焦炉煤气,采用先进技术将传统煤化工和现代煤化工深度耦合,加工制造甲醇、烯烃系列产品,可就地转化我县及周边1500万吨焦化所产生的焦炉煤气。项目总投资275亿元,占地3300亩,建设周期30个月。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15亿元、利税56亿元,可安排就业3000余人。工程于20135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10亿元,2014年计划完成投资40亿元,预计201512月完工。 

  4.襄垣县华垣蓄电池和电动汽车项目。该项目是我县和清华大学电动汽车项目组签约建设的战略转型项目。项目拥有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新型蓄电能源核心技术和商业化开发系列成果,将目前各项指标最优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电池维护技术、动力电池集于一身,形成电动汽车商业化完全技术体系。项目总投资45亿元,占地1000亩,2014年计划完成投资10亿元,预计201412月一期工程建成投产,201712月全部完工。全部投产达效后,可实现年产值170亿元,利税20亿元。 

  5.山西襄矿泓通煤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该项目是省级重点工程,由襄矿集团和香港泓通公司合资建设。项目引进合成气制乙二醇专利技术和先进的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就地气化低热值、高含硫量的劣质煤,综合利用焦炉煤气、电石炉尾气、煤层气等气体,产出高附加值的乙二醇产品,气化的灰渣用于建材生产和采煤回填。项目总投资38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21亿元、利税9亿元。工程于20123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18亿元,2014年计划完成投资10亿元。预计201512月完工。 

  6.襄矿集团瑞恒化工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聚氯乙烯二期工程。该项目是省级重点工程,是全省规模最大的聚氯乙烯生产企业,主要生产烧碱和聚氯乙烯等产品。项目总投资23亿元,投产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40亿元,利润4.4亿元,税金2.1亿元,安排劳动就业1000余人。工程于20121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18亿元,2014年计划完成投资5亿元,预计今年6月完工。 

  7.山西襄矿至德电力储能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0亿安时电力储能电池项目。由襄矿集团与中国至德集团投资建设,分两期实施,一期规模25亿安时,二期规模75亿安时。项目总投资66亿元,占地3000亩。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00亿元,利税50亿元,可安排就业5万余人。工程于201110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5亿元,2014年计划完成投资5亿元。预计201512月完工。 

  8.襄垣山力铂纳公司合成橡胶及化工产品项目。由贵州山力输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依托当地新型煤化工产业链,利用上游企业聚氯乙烯、聚乙烯等产品作为主要原料,主要生产PVC/PVG阻燃、大倾角、钢丝绳芯体、叠层等系列输送带,配套生产百万米PVC/PE管材、5万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0万吨再生橡胶、全自动托辊等5大系列产品。项目总投资6亿元,占地500亩,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6亿元、利税3.6亿元,安排就业1000余人。工程于20113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1亿元,2014年计划完成投资5亿元,预计201412月份建成 

  9.山西林盛果业有限公司果蔬深加工车间产品项目。是以“晋襄林盛”张林梨王种植、销售及深加工为主生产的转型农业经济实体。目前已完成深加工车间主体、地下储藏冷库、博士工作站综合办公楼、车库及职工宿舍楼等,完成投资3.5亿元。主要产品有果蔬酶、果汁饮料、果醋饮料、脱水蔬菜等。项目总投资3.8亿元,2014年计划完成投资3000万元,预计201411月完工。正式投产后,年销售额15亿元以上,利税3亿元,可安排就业200余人。 

  10.新城镇新农村建设。项目总投资32亿元,涉及11个乡镇和富阳工业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今年重点完成基础设施配套及土建主体工程,2014年计划完成投资5亿元,预计201512月完工。 

  五、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党政“一把手”领导机制。《行动计划》确定的各项工作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各乡镇(富阳工业区、社区服务中心)、各部门、各单位党政“一把手”要亲自领题、亲自过问、亲自研究、亲自上手、亲自推动、亲自破解难题、亲自干出亮点。 

  (二)完善工作机制。2014年《行动计划》确定的每一个重点任务(包括重大改革、重大事项、重大项目),都要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即“一项工作任务、一个牵头部门、一个责任领导、一个责任处室、一套工作方案”,工作方案要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表,责任要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每个个人。 

  (三)建立调度会议制度。各项重点任务的牵头部门每月要按时、准确、全面填写工作进度表,县转型综改办每月要按时统计汇总并上报县转型综改领导组。县政府领导原则上每季召集相关部门、各乡镇(富阳工业区、社区服务中心)分管领导召开重点任务调度会议,通报进展情况,强化业务指导,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加大考核激励。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改革完善全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把本《行动计划》重点任务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加大督查力度,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年度任务全面落实。 

  (五)探索建立督查、纠偏和容错机制。要对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给予全程督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联合督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对工作不到位、作风不扎实、工作走过场的单位和部门的有关责任人要进行问责。从制度层面营造“愿行愿试、敢行敢试、善行善试”的环境,把坚守法律底线和保护改革创新、鼓励先行先试有机统一起来。 

  (六)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各类新闻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进行综改宣传,让社会各界能及时听到综改声音、看到综改行动、感受“改革红利”、激发改革热情,营造全社会了解、支持、参与综改的浓厚舆论氛围。 

  六、工作要求 

  (一)思想高度重视。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认识综改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改革是对发展最大的支持”以及“综改试验区建设是我县最好的战略机遇、最大的改革工程、最强的发展动力”理念,充分发挥综改试验的统领作用,加快进展,破解难题,稳步实现转型跨越。 

  (二)形成工作合力。各乡镇(富阳工业区、社区服务中心)、各单位要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总体部署,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抓好项目推进工作。特别是各乡镇(富阳工业区、社区服务中心)、各单位要按照活动要求结合实际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应工作制度,抓好落实。 

  (三)突出工作重点。紧紧围绕《行动计划》确定的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力克工作难点,各司其职,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强化管理,确保顺利完成任务。 

  (四)注重工作实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将《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作为推进我县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有效抓手,以刚性要求、强硬措施、严肃纪律,扎实推进各项任务,着力破解各种难题,确保综改试验区建设取得实效。